山东水浒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1 01:55
文化往往蕴含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而要开发好文化旅游却并不容易。山东西部地区具有诸多水浒故事发生地、颇似水浒遗风的民俗文化以及良好的区位条件,当地水浒文化主题鲜明、内容广博,旅游开发价值极大。水浒文化旅游开发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时至今日却一直没有真正成长起来,行政分割导致旅游开发行为各自为政、当地自然环境变迁已与水浒故事场景大相径庭、旅游开发建设资金有限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是其主要制约因素。加强对水浒文化旅游的研究,为当地水浒文化旅游开发献言献策,充分发挥水浒文化的经济文化价值,将有助于改善当地相对落后的社会面貌,同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有积极意义。 论文通过水浒文化旅游开发相关问题的研究,探讨主题性和虚构性强、文化的物质性载体存在不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跨多个行政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如何进行旅游开发,解决鲁西地区如何高水平、一体化和可持续地开发水浒文化旅游的问题。论文采用个案研究法对水浒文化旅游开发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不利于形成系统理论,但在研究深度上能更加深入透彻,不至于空洞和肤浅,并具有更多现实意义。研究中先通过查阅大量网络资料和相关文献,了解当前文化旅游及水浒文化旅游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的角度和方法;再运用田野调查法对山东西部地区进行实地调查,获取大量实地资料;最后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水浒文化旅游开发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和研究。 论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问题的提出背景,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意义。 第二章,相关理论综述与建设进展。归纳文化旅游和水浒文化旅游等的研究现状,总结水浒文化旅游开发的实践进展。 第三章,水浒文化旅游开发条件。分析对水浒文化旅游开发有重要影响的区域地理条件、旅游协作条件和旅游资源条件并作评价,得出制约水浒文化旅游开发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水浒文化旅游开发战略思路。确定水浒文化旅游的开发的指导思想、开发模式、发展目标和空间格局。 第五章,水浒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对核心旅游产品进行设置,提出水浒文化旅游线路设计和旅游商品开发的途径。 第六章,水浒文化旅游市场开发。分析和定位水浒文化旅游市场,探讨旅游地形象并提出形象传播和市场营销手段。 第七章,水浒文化旅游可持续开发保障。提出了开发管理机制、建设资金、设施建设、居民态度、旅游资源培育等方面的对策。
【学位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592.7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水浒文化旅游研究现状与实践进展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文化旅游
二、水浒文化与水浒文化旅游资源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关于文化旅游的研究
二、关于水浒文化旅游的研究
第三节 水浒文化旅游开发实践与评价
一、水浒文化旅游发展状况
二、景区点建设与项目设置现状
三、已建项目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水浒文化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第一节 区域地理条件
一、自然地理条件
二、经济地理条件
第二节 区域旅游协作条件
一、区内其他旅游资源
二、主要旅游接待设施
第三节 水浒文化旅游开发的资源条件
一、主要水浒文化旅游资源
二、水浒文化旅游资源特征
三、水浒文化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第四节 水浒文化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
一、水浒文化物质载体不足
二、行政区划与旅游区划矛盾
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落后
第四章 水浒文化旅游开发战略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水浒文化旅游发展目标定位
第三节 开发模式选择
一、旅游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二、旅游资源开发模式选择
三、区域旅游协作模式选择
第四节 空间结构构思
第五章 水浒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第一节 水浒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第二节 水浒文化旅游景区点与旅游活动项目设置
一、梁山县水浒文化旅游景区点与旅游活动项目设置
二、东平县水浒文化旅游景区点与旅游活动项目设置
三、郓城县水浒文化旅游景区点与旅游活动项目设置
四、阳谷县水浒文化旅游景区点与旅游活动项目设置
五、莘县水浒文化旅游景区点与旅游活动项目设置
六、高唐县水浒文化旅游景区点与旅游活动项目设置
第三节 水浒文化旅游线路设计
一、设计原则
二、区域组合式线路设计
三、交通串联式线路设计
第四节 水浒文化旅游旅游商品开发
一、开发原则
二、旅游纪念品和工艺品
三、旅游日用品
四、土特产品
第六章 水浒文化旅游市场开发
第一节 水浒文化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定位
一、水浒文化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二、水浒文化旅游客源市场定位
第二节 水浒文化旅游旅游地形象设计
一、理念识别
二、视觉识别
三、行为识别
第三节 旅游地形象传播及市场营销策略
一、开展网络营销
二、进行广告宣传
三、借助名人效应
四、举办水浒文化节庆赛事
五、积极参加外地节庆展会
六、策划武术团队外出巡演
七、运用价格策略进行营销
八、开展更广泛的公关合作
第七章 水浒文化旅游可持续开发保障
第一节 可持续开发的管理机制保障
一、行政途径
二、市场途径
三、行政+市场途径
第二节 可持续开发的行动资金保障
第三节 可持续开发的旅游设施保障
一、完善内部交通网络
二、发展特色旅游食宿
三、建设商务会展设施
四、打造景区型城镇
五、鼓励旅游购物设施建设
六、增建水浒文化娱乐设施
七、推进当地旅行社业发展
第四节 可持续开发的社会环境保障
第五节 可持续开发的文化保障
第六节 可持续开发的生态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水浒文化旅游资源综合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二:水浒地区地理区位与行政区划图
附录三:水浒文化旅游空间结构示意图
附录四:东平湖水库区域地图
致谢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78589
【学位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592.7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水浒文化旅游研究现状与实践进展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文化旅游
二、水浒文化与水浒文化旅游资源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关于文化旅游的研究
二、关于水浒文化旅游的研究
第三节 水浒文化旅游开发实践与评价
一、水浒文化旅游发展状况
二、景区点建设与项目设置现状
三、已建项目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水浒文化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第一节 区域地理条件
一、自然地理条件
二、经济地理条件
第二节 区域旅游协作条件
一、区内其他旅游资源
二、主要旅游接待设施
第三节 水浒文化旅游开发的资源条件
一、主要水浒文化旅游资源
二、水浒文化旅游资源特征
三、水浒文化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第四节 水浒文化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
一、水浒文化物质载体不足
二、行政区划与旅游区划矛盾
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落后
第四章 水浒文化旅游开发战略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水浒文化旅游发展目标定位
第三节 开发模式选择
一、旅游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二、旅游资源开发模式选择
三、区域旅游协作模式选择
第四节 空间结构构思
第五章 水浒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第一节 水浒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第二节 水浒文化旅游景区点与旅游活动项目设置
一、梁山县水浒文化旅游景区点与旅游活动项目设置
二、东平县水浒文化旅游景区点与旅游活动项目设置
三、郓城县水浒文化旅游景区点与旅游活动项目设置
四、阳谷县水浒文化旅游景区点与旅游活动项目设置
五、莘县水浒文化旅游景区点与旅游活动项目设置
六、高唐县水浒文化旅游景区点与旅游活动项目设置
第三节 水浒文化旅游线路设计
一、设计原则
二、区域组合式线路设计
三、交通串联式线路设计
第四节 水浒文化旅游旅游商品开发
一、开发原则
二、旅游纪念品和工艺品
三、旅游日用品
四、土特产品
第六章 水浒文化旅游市场开发
第一节 水浒文化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定位
一、水浒文化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二、水浒文化旅游客源市场定位
第二节 水浒文化旅游旅游地形象设计
一、理念识别
二、视觉识别
三、行为识别
第三节 旅游地形象传播及市场营销策略
一、开展网络营销
二、进行广告宣传
三、借助名人效应
四、举办水浒文化节庆赛事
五、积极参加外地节庆展会
六、策划武术团队外出巡演
七、运用价格策略进行营销
八、开展更广泛的公关合作
第七章 水浒文化旅游可持续开发保障
第一节 可持续开发的管理机制保障
一、行政途径
二、市场途径
三、行政+市场途径
第二节 可持续开发的行动资金保障
第三节 可持续开发的旅游设施保障
一、完善内部交通网络
二、发展特色旅游食宿
三、建设商务会展设施
四、打造景区型城镇
五、鼓励旅游购物设施建设
六、增建水浒文化娱乐设施
七、推进当地旅行社业发展
第四节 可持续开发的社会环境保障
第五节 可持续开发的文化保障
第六节 可持续开发的生态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水浒文化旅游资源综合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二:水浒地区地理区位与行政区划图
附录三:水浒文化旅游空间结构示意图
附录四:东平湖水库区域地图
致谢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辉;刘天振;;《水浒传》中“十字坡”、“野猪林”与莘县地域文化之关系[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1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程玉香;鲁西南水浒文化旅游整合开发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2 郭晓楠;聊城市文化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苏嘉靖;首都地区藏族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姚静;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区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5 姜舒亚;基于水浒文化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785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78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