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3 17:39
国内旅游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旅游业发达与否和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按照世界大多数国家国际与国内旅游收入1:9的比例计算,我国的国内旅游远远低于正常水平。作为我国国内旅游的主体市场,城市居民在旅游消费层次和消费总量上都居于主体地位,但其整体消费水平仍不高。旅游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消费行为,是游憩系统组织的内在动力,可以把管理者、经营者和旅游者三者有机联系起来。因此,研究城市居民的国内旅游消费行为,对于有效地引导旅游需求、开拓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以需求市场中的旅游者行为研究为切入点,在对旅游消费行为重新界定的基础上,对城市居民的国内旅游消费行为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寻求对国内旅游消费行为的普遍认识,为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引导提供理论思考与方法支持。 全文分6部分。 1.综述由选题背景、国内外学术研究前沿进展、本研究主要技术手段三部分构成,在明确旅游者行为研究价值和国内外学术成就基础上分析了以经济学、市场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为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构成,并强调了实证研究的重要性和论文的指导意义。 2.旅游消费行为基本理论由相关概念辨析和理论要点构成。在对两组相关概念辨析的基础上,从内外两个层面重新界定旅游消费行为。基本理论是对论文写作的理论基础的阐述,它将传统消费者行为理论和新消费理论结合共同指导旅游消费领域,力求研究的系统性。在此基础上,指出旅游消费行为应该是一个过程,它包括决策行为、空间流动行为、对旅游消费效果的评价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消费特点。 3.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行为决策分析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旅游消费与其它产品消费决策,第二层次为旅游目的地决策。在对城市居民两个层次的决策因素分别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省级区域为基本空间尺度,对济南市民的国内旅游目的地感应空间进行分析。 4.对目的地的选择必然引起空间上的流动,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行为的空间分析包括出游行为空间分析技术、旅游行为空间流动模式和城市居民出游的游憩活动空间研究三个部分。在对城市居民空间流动模式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出游行为空间分析技术,结合济南市民出游行为实证研究,从大、中、小三个尺度分析其游憩活动空间,指出其空间流动行为具有四个特点: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游憩活动空间不连续性、出 游空间局限性、出游时间集中性,从而指出济南市民对旅游目的地的向往未得到满足, 为开发商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5.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消费需求分析包括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与行为特征、城市居 民国内旅游消费需求分析两部分。在理想化一般均衡消费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城市居 民国内旅游消费需求数量和结构,指出我国城市居民整体旅游消费水平较低。 6.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笔者指出旅游消费需求不足是当前制约中国国内旅游发展 二 的最大障碍,并指出对主体市场旅游消费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 应从政府(管理者)、旅游企业(经营者)和旅游者三个层面对旅游消费行为进行引导, 并提出相应对策。 与以往的研究有所不同,本文从内外两个维度对旅游消费行为重新界定,将传统 消费理论与新消费理论结合,重构旅游者在微观经济活动中的理性行为,通过旅游消 费行为系统分析,阐述相关旅游现象,研究消费量能,从而使旅游消费行为更具有市 场意义。 限于资料与笔者能力有限,论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以求实现新的提升。
【学位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2
【中图分类】:F590.8
【文章目录】:
一、 综述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本研究技术路线
二、 旅游消费行为基本理论
(一) 相关概念辨析
1. “消费”与“消费者行为”概念辨析
2. “旅游消费”与“旅游者消费”概念辨析
3. 旅游消费行为的定义维度
(二) 基本理论
1. 传统消费行为理论
2. 新消费行为理论
三、 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行为的决策分析
(一) 旅游消费与其它产品消费决策
1. 影响决策的因素
2. 对旅游消费的实际选择
(二) 旅游目的地决策
1. 影响旅游目的地决策行为的因素
2. 出境游与国内游的选择
3. 国内旅游目的地选择——以济南为例
四、 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行为的空间分析
(一) 出游行为空间分析技术
(二) 旅游行为空间流动模式
1. 一般模式
2. 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旅游行为空间模式
(三) 城市居民的游憩活动空间分析——以济南为例
1. 以济南市为目的地的游憩活动空间
2. 以山东省为目的地的游憩活动空间
3. 以全国为目的地的游憩活动空间
4. 济南市民游憩活动空间特点
五、 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消费需求分析
(一) 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与行为特征
(二) 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消费需求分析
1. 国内旅游消费数量分析
2. 国内旅游支出结构分析
3. 旅游消费力分析
六、 结论与对策
(一) 结论
1. 旅游需求不足是国内旅游发展的最大障碍
2. 对旅游消费行为系统研究的重要性分析
3. 对旅游消费行为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二) 旅游消费行为的引导对策
1. 政府对旅游消费行为的调控
2. 旅游企业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引导
3. 旅游者自我理性消费行为的培养
注释及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82446
【学位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2
【中图分类】:F590.8
【文章目录】:
一、 综述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本研究技术路线
二、 旅游消费行为基本理论
(一) 相关概念辨析
1. “消费”与“消费者行为”概念辨析
2. “旅游消费”与“旅游者消费”概念辨析
3. 旅游消费行为的定义维度
(二) 基本理论
1. 传统消费行为理论
2. 新消费行为理论
三、 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行为的决策分析
(一) 旅游消费与其它产品消费决策
1. 影响决策的因素
2. 对旅游消费的实际选择
(二) 旅游目的地决策
1. 影响旅游目的地决策行为的因素
2. 出境游与国内游的选择
3. 国内旅游目的地选择——以济南为例
四、 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行为的空间分析
(一) 出游行为空间分析技术
(二) 旅游行为空间流动模式
1. 一般模式
2. 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旅游行为空间模式
(三) 城市居民的游憩活动空间分析——以济南为例
1. 以济南市为目的地的游憩活动空间
2. 以山东省为目的地的游憩活动空间
3. 以全国为目的地的游憩活动空间
4. 济南市民游憩活动空间特点
五、 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消费需求分析
(一) 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与行为特征
(二) 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消费需求分析
1. 国内旅游消费数量分析
2. 国内旅游支出结构分析
3. 旅游消费力分析
六、 结论与对策
(一) 结论
1. 旅游需求不足是国内旅游发展的最大障碍
2. 对旅游消费行为系统研究的重要性分析
3. 对旅游消费行为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二) 旅游消费行为的引导对策
1. 政府对旅游消费行为的调控
2. 旅游企业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引导
3. 旅游者自我理性消费行为的培养
注释及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玲玲;民族地区旅游客源地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文举;内地赴港游客在深圳消费行为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2 王娇婵;都市居民旅游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刘莹;城市近郊农村居民旅游偏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陈天然;消费主义视角下大众旅游消费行为的社会心理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方靓;湖泊旅游区度假消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苏黎;外国游客消费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张岚岚;白领阶层户外游憩行为及空间选择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张欢;城市居民旅游意向实现水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阮莉莉;我国入境旅游市场中台湾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陈萍;都市职业女性旅游消费偏好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82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82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