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福州市农业旅游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6 08:57
  农业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的产物,是农业“嫁接”旅游业,通过第三产业来拉动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再带动第三产业,从而促使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引发经济的乘数效应。发展农业旅游,对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福州市旅游农业发展较晚,仍还处于摸索阶段。近年来,随着农业全球产业化的发展,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闲暇时间的逐渐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以多样化的旅游,特别是在自然环境中来放松自己,减轻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这为福州市农业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和动力。因此,适时的总结国内外农业旅游发展的实践经验,从农业多功能性理论、产业融合理论、旅游经济学理论、环城游憩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多学科的角度来研究福州市农业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可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本文参照国内外一些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实践,阐述了发展农业旅游的意义在于有利于优化调整农业和农村的产业结构、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等积极作用;对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趋势提出应走特色化、品牌化、产业融合以及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次,立足福州市农... 

【文章来源】: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福州市农业旅游发展研究


福州市历年地方财政收入和地区生产总值

运输总量,福州市,历年


农业旅游的开发与本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而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条件。2007 年福州市政府发布的《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快以旅游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市交通局要把通往全市国家级、省级旅游区(点)的公路建设列入全市公路优先建设规划,并安排相应资金,加快建设步伐。通信、电力等部门要配套完善旅游交通线路沿线的服务设施,对旅游区(点)的通信、电力等配套设施优先予以解决。[67]”在政府的指导下,福州市水、电、交通、通讯、餐饮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旅游接待能力大大提高。其旅游业的发展将带来大批游客,也将带动农业旅游的大力发展。福州市在 2005 年就形成了以高速公路、航运、铁路、航空为主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市内公车交通系统也日臻完善,交通营运能力明显增强。2007 年福州市各类运输总量达到了12233 万人次,其中公路、水路运输 11432 万人次,铁路运输 587 万人次,航空运输 214 万人次[2],经过多年的基础建设,福州市的运输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见图 6)。1223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及其对大陆的启示[J]. 刘煜,张延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2]中国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 吕鹤剑,刘斌.  陕西农业科学. 2006(01)
[3]旅游农业的功能及推进对策[J]. 郑铁.  农业经济. 2006(01)
[4]四川农业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J]. 张梦.  农村经济. 2005(11)
[5]略谈国外农业旅游的发展[J]. 尹衍波.  世界农业. 2005(08)
[6]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探析[J]. 李德明,程久苗.  人文地理. 2005(03)
[7]中国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 王兆礼,曾乐春.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4(03)
[8]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 周玲强,黄祖辉.  经济地理. 2004(04)
[9]关于我国旅游农业发展的思考[J]. 张遵东.  农村经济. 2004(06)
[10]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特点和类型分析[J]. 蒋和平.  科技与经济. 2004(01)

硕士论文
[1]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 张东清.福建师范大学 2007
[2]中国农业旅游发展研究[D]. 廖萌.福建师范大学 2007
[3]西安市观光农业发展与布局研究[D]. 刘笑明.西北大学 2003
[4]上海观光农业的现状和开发措施研究[D]. 孙爱丽.上海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39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939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5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