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7 12:50
城市是现代旅游发展的关键载体和重要引擎,城市旅游决定着区域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战略发展方向。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快速崛起,中国发展成为了世界旅游大国,开始进入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战略发展阶段。在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城市旅游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提升城市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在综合竞争力系统原理和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指导下,对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评价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评价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框架,以7个综合变量为基础构建了评价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以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为基础确立了评价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数学模型。本文以湖北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政府公布的2006年统计数据为样本,对湖北省12个省辖市的旅游核心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和系统分析,获得了武汉、宜昌、襄樊、十堰、荆州、荆门、咸宁、黄冈、随州、孝感、黄石、鄂州等从高到低的核心竞争力排名结果,指出了湖北省12个省辖市旅游核心竞争力的薄弱环节,针对区位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战略目标拟定、品牌体系塑造和市场营销策划等5个方面阐述了...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湖北12个省辖市示意图
共共计 计 1112222224444445551444344457771000022333注:省域研究归入区域类,综述类研究包含“综述、回顾与系统整理类”图2一 11999一2008年各类旅游竞争力研究比例(按研究对象分)旅游竞争力研究初期,我国关于旅游竞争力问题的研究主要以资源导向型和市场需求型的研究范式为主。如,1990年,郭来喜等提出可以通过建设旅游生产力工程,来加强旅游业的空间竞争力[33];1991年,保继刚分析了滨海沙滩、名山、喀斯特石林等不同类型旅游景点的空间竞争,但是并非是完整的旅游地域概念
价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多层次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分析,建立相应的综合评价模型[48]-149]。图2一 21999一2008年“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文献时间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综述[J]. 刘素平,邱扶东,冯学钢. 经济地理. 2008(05)
[2]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探析[J]. 王娟,闻飞. 经济问题探索. 2007(10)
[3]关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测评方法的研究[J]. 朱明芳. 社会科学家. 2007(02)
[4]基于因素分析的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J]. 温碧燕,梁明珠. 旅游学刊. 2007(02)
[5]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结构体系初探[J]. 黄耀丽,李凡,郑坚强,李飞. 地理研究. 2006(04)
[6]中国省区旅游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价[J]. 王凯,韩贵锋.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6(02)
[7]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定量评价综述[J]. 史春云,张捷,沈正平,杨旸,钟静. 人文地理. 2006(03)
[8]三峡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 万先进,刘亚玲. 经济地理. 2006(03)
[9]核函数主成分法和系统聚类法在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J]. 王,郑垂勇. 水利经济. 2006(03)
[10]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的理论依据与现实途径——以辽宁省为例[J]. 郭舒,曹宁.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6(01)
硕士论文
[1]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D]. 杨英宝.河南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366386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湖北12个省辖市示意图
共共计 计 1112222224444445551444344457771000022333注:省域研究归入区域类,综述类研究包含“综述、回顾与系统整理类”图2一 11999一2008年各类旅游竞争力研究比例(按研究对象分)旅游竞争力研究初期,我国关于旅游竞争力问题的研究主要以资源导向型和市场需求型的研究范式为主。如,1990年,郭来喜等提出可以通过建设旅游生产力工程,来加强旅游业的空间竞争力[33];1991年,保继刚分析了滨海沙滩、名山、喀斯特石林等不同类型旅游景点的空间竞争,但是并非是完整的旅游地域概念
价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多层次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分析,建立相应的综合评价模型[48]-149]。图2一 21999一2008年“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文献时间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综述[J]. 刘素平,邱扶东,冯学钢. 经济地理. 2008(05)
[2]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探析[J]. 王娟,闻飞. 经济问题探索. 2007(10)
[3]关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测评方法的研究[J]. 朱明芳. 社会科学家. 2007(02)
[4]基于因素分析的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J]. 温碧燕,梁明珠. 旅游学刊. 2007(02)
[5]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结构体系初探[J]. 黄耀丽,李凡,郑坚强,李飞. 地理研究. 2006(04)
[6]中国省区旅游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价[J]. 王凯,韩贵锋.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6(02)
[7]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定量评价综述[J]. 史春云,张捷,沈正平,杨旸,钟静. 人文地理. 2006(03)
[8]三峡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 万先进,刘亚玲. 经济地理. 2006(03)
[9]核函数主成分法和系统聚类法在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J]. 王,郑垂勇. 水利经济. 2006(03)
[10]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的理论依据与现实途径——以辽宁省为例[J]. 郭舒,曹宁.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6(01)
硕士论文
[1]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D]. 杨英宝.河南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366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366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