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资本对粮食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 知识资本 粮食生产 科技进步贡献率 粮食主产区 科技投入 出处:《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对知识资本促进粮食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长机理分析基础上,以2004—2015年粮食主产区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索洛余值法测算了粮食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动态变化,进而对知识资本影响粮食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长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知识资本对粮食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其中,粮食科技研发人才、推广人才、科技机构、科技投入等对粮食科技贡献率增长具有正向作用。地区粮食经济发展水平对粮食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长也具有促进作用,而工业科技对粮食科技进步的溢出效应尚未发生。为此,主产区应强化粮食科技创新,优化粮食科技研发与推广人才引进、培育、激励机制,支持粮食科技机构建设、加大粮食科技经费投入,促进粮食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长。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knowledge capital to the progress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dynamic change of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gr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is calculated by Solow residual value method, which is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the main grain producing areas from 2004 to 2015.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llectual capital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gr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mong which,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alents of gr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promotion of tal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stitutions and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growth of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gr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level of regional gra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growth of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However, the spillover effect of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gr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has not yet occurred. Therefore, the main producing areas should strengthen gr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optimize the introduction, cultivation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of gr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 & D and promotion talents, and support the construction of gr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ions. We will increase funding for gr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gr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公共政策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07B14-6)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GH-049)
【分类号】:F326.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利国;鲍丙飞;;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J];经济地理;2016年03期
2 朱满德;李辛一;程国强;;综合性收入补贴对中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DEA-Tobit两阶段法[J];中国农村经济;2015年11期
3 高鸣;宋洪远;;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收敛及功能区差异——兼论技术扩散的空间涟漪效应[J];管理世界;2014年07期
4 程惠芳;陆嘉俊;;知识资本对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4年05期
5 姜松;王钊;黄庆华;周志波;陈习定;;粮食生产中科技进步速度及贡献研究——基于1985—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2年10期
6 肖干;徐鲲;;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影响——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2年08期
7 刘宇鹏;李彤;赵慧峰;;基于微观视角的粮食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河北省168个行政村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02期
8 徐晓红;王洪丽;郭亚梅;杨忠群;宋伟民;张顺;;2003-2008年吉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J];吉林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9 李兰兰;诸克军;郭海湘;;中国各省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4期
10 陈飞;范庆泉;高铁梅;;农业政策、粮食产量与粮食生产调整能力[J];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建华;韩书成;鲍丙飞;;基于Malmquist指数的珠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4期
2 武舜臣;徐雪高;;政府补贴、比价扭曲与粮食加工企业的资本配置——以稻谷加工业为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3 张经强;王娇;;高校科技创新、技术溢出与区域技术进步——基于2002~2014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7年07期
4 刘英基;;知识资本对粮食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5 伍骏骞;方师乐;李谷成;徐广彤;;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粮食产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基于跨区作业的视角[J];中国农村经济;2017年06期
6 李礼连;张利国;;长江经济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实证分析[J];价格月刊;2017年06期
7 谢高地;成升魁;肖玉;鲁春霞;刘晓洁;徐洁;;新时期中国粮食供需平衡态势及粮食安全观的重构[J];自然资源学报;2017年06期
8 王京;罗福凯;;技术—知识投资、要素资本配置与企业成长——来自我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7年03期
9 杨义武;林万龙;张莉琴;;农业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粮食生产——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7年05期
10 蒋佳骏;虞婷婷;;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对农村土地产出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浙江试点地区的实证分析[J];金融监管研究;2017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海涛;霍增辉;臧凯波;;农业补贴对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的影响分析——来自湖北农村的实证[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2 张利国;陈苏;;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J];经济地理;2015年03期
3 黄安胜;许佳贤;郑晶;刘振滨;;全国视域下的粮食主产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基于1998-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J];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24期
4 马林静;王雅鹏;田云;;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的区域分异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年04期
5 栾江;仇焕广;井月;廖绍攀;韩炜;;我国化肥施用量持续增长的原因分解及趋势预测[J];自然资源学报;2013年11期
6 肖芸;赵敏娟;;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的不同粮食生产规模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关中农户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15期
7 李胜文;李大胜;邱俊杰;李新春;何轩;;中西部效率低于东部吗?——基于技术集差异和共同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3年03期
8 闵锐;李谷成;;“两型”视角下我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异[J];经济地理;2013年03期
9 周曙东;周文魁;林光华;乔辉;;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10 张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主产区农户供给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1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峰;王波;;对交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中主要指标范围问题的探讨[J];现代交通技术;2006年03期
2 龚三乐;;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综述[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3 石贵舟;程国方;;江苏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的对策研究[J];企业经济;2009年09期
4 袁靖;胡磊;;山东省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实证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刘家雄;关于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问题[J];经济纵横;1997年06期
6 王蜀生;科技进步与科技进步贡献率应用浅议[J];西南造纸;1999年05期
7 张建军;石油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J];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8 潘云文;李庆军;于莉娟;曹玉美;;山东省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及对策研究[J];科学与管理;2013年06期
9 吴强;简评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两种主要算法在我国的应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年03期
10 傅毓维,钟蔚扬;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度新方法的研究[J];技术经济;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谭思明;吴宁;蓝洁;;青岛市经济发展中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计量分析[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2 潘云文;李庆军;;山东省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及对策研究[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卫人;科技进步贡献率不能盲目攀比[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2 记者 王国英 实习生 张羽;我区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43%[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3 记者 陈云芬 尹朝平;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5年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9.7%[N];云南日报;2013年
4 王松邋通讯员 张胜康;三年内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3%[N];渭南日报;2007年
5 记者 来玉良;科技进步贡献率今年将达到49%[N];黑龙江日报;2008年
6 记者 杨正林;拉萨科技进步贡献率全区领先[N];西藏日报(汉);2011年
7 记者 贺斌;“十二五”末央企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0%[N];中国财经报;2011年
8 记者 徐建民;国资委主任王勇:“十二五”末央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N];证券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孙郁瑶;央企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0%[N];中国工业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付毅飞 陈磊 马爱平;科技进步贡献率:支撑发展的刻度尺[N];科技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凤莲;青海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D];青海大学;2016年
2 聂晓霞;石家庄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3 李红;山西省科技进步贡献率测量适用模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4 卫梦星;中国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何宽;基于索罗模型的浙江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3年
6 卢雯皎;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与实证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7 赵瑶;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实证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夏凡;江苏制造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9 闫文涛;合肥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0 王怀波;近十年江苏省竞技体育发展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14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514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