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三地州粮棉果间作经济效益评价
本文选题:粮果间作 + 棉果间作 ; 参考:《新疆农业科学》2015年04期
【摘要】:【目的】实地调研南疆三地州的粮食棉花果树间作模式,了解当地的多种间作模式及其基本情况,确定粮棉果最佳的间作模式。【方法】选取10个静态指标和2个动态指标,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对24种粮棉果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评价,并用熵值法进行复核评价,两者的评价结果通过了Kendall-W协和系数法的一致性检验,由集成综合评价法得最终评价结果结果。【结果】果树处于不同时期,其适宜的间作模式不同,因果树类别及间作作物而异;处于盛果期时,核桃-小麦、核桃-玉米、核桃-小麦-玉米,这种核桃间作粮食作物的模式的经济效益较高,并且除了棉花单作的经济效益较高外,其他单作的经济效益都比间作低。【结论】粮棉果间作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cropping patterns of grain, cotton and fruit trees in three prefectures of southern Xinjiang, to understand the intercropping patterns and their basic conditions, and to determine the best intercropping pattern of grain, cotton and fruit. [methods] Ten static and two dynamic indexes were selected. The improv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24 intercropping models of grain, cotton and fruit, and the entropy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conomic benefits. The results of the evaluation passed the consistency test of Kendall-W Concord coefficient method. The final evaluation results were obtained by integrate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results] the suitable intercropping patterns of fruit trees we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periods, which varied according to fruit tree types and intercropping crops, and walnut-wheat, walnut-maize, walnut-wheat, walnut-corn, Walnut, wheat and corn, the pattern of walnut intercropping grain crops, has higher economic benefits, except cotton monoculture.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other monoculture is lower than that of intercropping. [conclusion] the intercropping of grain, cotton and fruit is beneficial to raise farmers' income level.
【作者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疆地区粮食、棉花和果树间作技术模式研究”(201003043-11)
【分类号】:F32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马定谓;胡长青;邹冬生;李林;蔡小虎;;湘西自治州主要农林复合模式综合效益比较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年06期
2 李建刚;王继和;蒋志荣;;庄浪县林农和林草间作模式经济效益评价[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年04期
3 孙红滨;陈彤;;南疆三地州粮棉果高效种植模式综合效益评价[J];新疆农业科学;2013年10期
4 刘北桦;雷钧;詹玲;宋杨;杨照;;全程机械化: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新疆博乐市达勒特镇呼热布呼村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岩;吴保国;;林农复合经营综合收益预测与分析——预测模型在河北林—粮间作中的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2 黄丽;刘国勇;;南疆地区核桃不同间作模式经济效益分析[J];北方园艺;2014年05期
3 张作为;史海滨;李祯;刘德平;闫建文;彭遵原;倪东宁;;不同灌水处理对立体种植模式下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4年Z1期
4 刘晨;哈斯亚提·托逊江;艾比布拉·伊马木;;新疆环塔里木稀植果林间套种牧草生产初步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4年18期
5 侯启辉;;云阳县果粮菜间作模式及效益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22期
6 何彩甄;王建煌;裴婕;陈颖芝;李文浩;付善明;;少花龙葵与芦荟间种对镉胁迫的效应[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10期
7 刘晨;哈斯亚提·托逊江;热沙来提汗·买买提;万江春;艾比布拉·伊马木;;香梨与牧草套种对产草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08期
8 胡发龙;柴强;殷文;;少耕秸秆覆盖对小麦间作玉米棵间蒸发的影响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年06期
9 李发永;王龙;王兴鹏;姚宝林;雷江;;适宜滴灌定额提高枣棉间作中棉花产量和土地生产效率[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14期
10 陈伟;吴群;;长三角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4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齐岩;林农复合经营综合收益预测与分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张凤云;间作垄沟灌溉作物水分调控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3年
3 刘月娥;玉米对区域光、温、水资源变化的响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4 秦安振;绿洲典型间作模式的土壤呼吸特征及其成因[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靳雪艳;紫色土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石海;大豆碳氮代谢对氮阻遏的适应性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3年
3 王蒙;林农复合系统生态经济效益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4 吴晶晶;林农复合经营系统多功能性分析及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5 潘献涛;塔里木盆地枣棉间作不同灌水量对棉花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D];塔里木大学;2014年
6 徐明杰;不同轮作体系作物—土壤—肥料氮素特征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4年
7 陈新新;果园间作芳香植物对土壤微生物多态性及碳氮循环的影响[D];北京农学院;2014年
8 何景雪;枣粮棉不同间作模式经济效益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9 孙红滨;南疆三地州粮棉果复合种植模式综合效益评价[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纯;;不同遮荫度栗茶间作模式效益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3期
2 陈长青,卞新民,何园球,吴大付;东南部红壤区生态农业模式主成分分析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2期
3 宋文梅;;退耕还林几种复合经营模式及配置技术[J];湖北林业科技;2008年01期
4 彭鸿嘉,莫保儒,蔡国军,于洪波,戚登臣,柴春山,魏强,季元祖,凌雷;甘肃中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综合效益评价[J];干旱区地理;2004年03期
5 刘忠元;实施采棉机械化是发展新疆棉花生产的必由之路[J];中国农机化;1998年03期
6 张佳喜;蒋永新;刘晨;王学农;陈发;;新疆棉花全程机械化的实施现状[J];中国农机化;2012年03期
7 贝军,,刘书峰,靳贵华;莲花池试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树种选择模糊综合评判初报[J];河北林业科技;1995年S1期
8 刘年元;;湘西自治州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调查与思考[J];湖南林业科技;2006年02期
9 徐清乾;许忠坤;唐全忠;;湖南省退耕还林优化造林模式选择[J];湖南林业科技;2007年06期
10 彭土明;;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湖南林业科技;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繁荣,韩玉启;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新思维[J];生产力研究;2003年03期
2 吴海英;标准化的经济效益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5年13期
3 张迎军;;关于机场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探讨[J];中国民用航空;2006年08期
4 常欣;;浅谈医院经济效益评价[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02期
5 赫丛喜;薛红艳;;投资项目论证中经济效益评价的内容与方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S2期
6 梁宏昌;;M公司年产100MW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研究[J];科技信息;2012年11期
7 王连科;;采油厂单井经济效益评价研究[J];化工管理;2013年21期
8 ;《沼气经济效益评价》即将出版[J];农村经济;1984年04期
9 刘端直;工业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评价[J];科研管理;1985年03期
10 ;全国农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工作表彰单位和项目[J];农业技术经济;198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吴文江;李刚;;企业集团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的探讨[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张岩峰;王哲明;杜晓莉;;熵权法及其在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3 洪建国;卢荣安;;基本农田土地整理经济效益评价——以仙桃市莲兴垸为例[A];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可持续发展[C];2005年
4 戴金符;;DEA方法在体育用品制造业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贵成;于在林;佟守元;刘祥;;AciNPV制剂的应用效果及经济效益评价[A];北京昆虫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6 陆红生;田枫林;;城市不动产综合开发经济效益评价的研究[A];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研究——中国土地学会199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7 高宏扬;杜为公;;西部大开发的国防经济效益评价[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宋玉玲;改进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的思考[N];中国信息报;2007年
2 申一洁 长治市园林局人民公园;研究城市园林绿化经济趋势[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3 杨建国;把握重点 准确评价[N];中国审计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斐;鹤壁200MW火电机组通流部分改造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2 宋家敬;东营市建设用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3 李兵;哈市道外松花江大桥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4 杨旭;长庆油田单井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5 林桦蓬;油田企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6 白元;T公司热电厂汽改高温水管网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颜绍军;基于蒙特卡洛仿真的A公司转换开关项目经济效益评价[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8 程念;麝类资源繁育的经济效益评价与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9 史磊;油田投资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10 任懿静;输变电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本文编号:1847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847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