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精准扶贫呼唤“精准”的人才队伍

发布时间:2018-05-23 08:45

  本文选题:精准扶贫 + 政策导向 ; 参考:《人民论坛》2017年01期


【摘要】:实现精准扶贫,人才是关键,培养一支"精准"的人才队伍,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基础。扶贫人才培养与需求的错位,已经成为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对此,应当以精准扶贫政策为导向,树立扶贫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和思路,构建扶贫人才培养的约束机制、激励保障机制、监督反馈机制,推动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
[Abstract]:To achieve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talent is the key. Training a "precise" talent team is the basis for winning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 The disloc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and demand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bottleneck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oor areas. In view of this, we should set up the advanced idea and train of thought of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construct the restraint mechanism, encourage the guarantee mechanism, supervise the feedback mechanism, and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helping the poor with precision.
【作者单位】: 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基于知识协同的高校科研合作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5YJCZH00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3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唐任伍;;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阐释[J];人民论坛;2015年30期

2 许耀桐;;习式政治新常态六大鲜明特征[J];人民论坛;201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秀丽;徐百川;;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村民自治能力提升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2 彭琪;;精准扶贫实践中的困境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年19期

3 黄文娟;;楚雄州南华县精准扶贫的模式及成效分析[J];价值工程;2017年16期

4 黄文娟;;楚雄州南华县精准扶贫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价值工程;2017年15期

5 吕方;程枫;梅琳;;县域贫困治理的“精准度”困境及其反思[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6 陆玉;;社会排斥视角下精准扶贫政策中的精准识别机制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7年12期

7 艾靓;杨子月;;保康县精准扶贫的实践探讨[J];当代经济;2017年10期

8 范和生;唐惠敏;;农村贫困治理与精准扶贫的政策改进[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年01期

9 艾楚君;杨超;;新常态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机制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7年02期

10 张永山;霍伟东;;民间资金参与精准扶贫研究——以四川为例[J];西南金融;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左停;杨雨鑫;钟玲;;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J];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丁;西部开发与金融人才培养研讨会召开[J];新疆金融;2001年08期

2 钦平;教师素质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探析[J];经济师;2003年06期

3 王丽萍;;高校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展望[J];企业家天地;2006年09期

4 李英芳;陈全邦;党利华;袁国政;;浅论青年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消费导刊;2009年10期

5 叶志明;;从科学、技术和应用的关系谈产学研人才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年10期

6 柴宝芬;;关于日本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7期

7 杨长年;;略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人才培养[J];价值工程;2011年36期

8 严伟民;;高校人才培养创新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22期

9 王纯旭;;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14期

10 陈迪;评选优秀论文 促进人才培养[J];机床;199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东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铁璐;李学军;;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施体会[A];第八次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2年

3 周玲;王诗龙;;政府、社会与高校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构建研究[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4 欧阳建平;徐绍红;侯志军;;地质类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郑勇;刘凤然;马秀坤;;大学生科技活动在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探索[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丰硕;;我国行业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汪一鸣;赵鹤鸣;杨德生;;政府搭桥,校企合作,走出一条人才培养的新路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徐平原;;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潘瑞芳;;浅谈基于“六西格玛”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策略[A];第11届海峡两岸信息管理发展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慧;;西部开发为云南高校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陈彬;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N];法制日报;2009年

2 记者 李皓 通讯员 胡文锋;农发行加强重点人才培养工作[N];粮油市场报;2010年

3 淮海工学院教育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吴明忠;协同创新必须和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深度融合[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海闻;创新人才培养卡在哪儿[N];光明日报;2013年

5 记者 范珉菲;高层次医卫人才培养考核新模式推出[N];山西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刘溟;端正对金融衍生品的态度 着力加强人才培养[N];经济日报;2014年

7 记者 柳黎明;加强人才培养师资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地方能力[N];黑河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江尧瑞;抓住师资,,就抓住了人才培养的“牛鼻子”[N];光明日报;2014年

9 浙江省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徐亦平;产教融合下的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4年

10 张久雷 记者 一丁;以人才培养促进生产力发展[N];遵义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浩;基于知识联盟的政产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盛欣;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及保障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黄水林;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益东;基于课题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郭铭扬;就业视角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3 张燕娜;河南省桥牌基地人才培养动力机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巩俊婷;浙江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考察与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5 赵欣;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创新工程应用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6 戴敏;GE公司零售高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7 孙会明;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昊;我国小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宗成;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管理仪表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金永存;基于“163模式”的机械加工类一线技术人才培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240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9240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8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