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08 19:05

  本文选题:乡村旅游 + 三次产业 ; 参考:《农业经济》2017年04期


【摘要】: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在此背景下,论文首先从资源共享、市场需求、政策支持三个方面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基础及动力机制;其次,以产业链为切入点,归纳了农村一三产业融合、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两种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解析了三次产业融合过程中人力流、信息流、资金流、物质流与基础设施的融合及运行机理;最后,从产业融合的视角,提出了保障乡村旅游发展的措施,具体包括以农业立足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政府政策支撑及人才培养等。
[Abstract]:In 2015, the "No. 1 document"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proposed that "the industrial chain, value chain and other moder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ethods should be introduced into agriculture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ne, two, three industries in rural areas." "to create a variety of rural tourism and leisure products with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the 2016 document No. 1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clearly pointed out once again,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rural industries and promote the sustained and rapid growth of farmers' incomes."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foundation and motive mechanism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from three aspects: resource sharing, market demand and policy support; secondly, it takes the industrial chain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ntegration of rural primary and third industri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industries of rural tourism, and analyzes the integration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human flow, information flow, capital flow, material flow and infrastructure in the process of three industrial convergence. From the angle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ensur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cluding taking agriculture as a foothold, taking market demand as a guide, cultivating a new type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ubject, strengthening government policy support and personnel training, and so on.
【作者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F320;F5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静源;李霈霖;;四川省遂宁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1期

2 韩军;;旅游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特区经济;2008年11期

3 苏北;;乡村旅游方兴未艾[J];价格与市场;2009年09期

4 易磊;;浅论我国乡村旅游的市场营销[J];内江科技;2012年06期

5 张春香;;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钟永红,贵体积;立足旅游促扶贫[J];老区建设;2001年03期

7 刘丽华;;依托旅游大市场 建设旅游新农村[J];衡阳通讯;2007年03期

8 刘年艳;;推进我国旅游农业产业化[J];中国农垦;2010年05期

9 ;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农旅结合 壮大农村经济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华夏星火;2008年04期

10 贵体积;立足旅游促扶贫[J];老区建设;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京华;;贵州省六盘水市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探索[A];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农村居民:外出旅游渐成时尚[N];解放日报;2008年

2 河南洛阳师范学院 苏小燕;旅游驱动型乡村文化变迁模式[N];中国旅游报;2014年

3 记者 王旭;长宁乡村旅游“质变”增效[N];宜宾日报;2014年

4 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成都)有限公司 杨振之来也旅游规划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田华;乡村旅游发源地的转型升级[N];中国旅游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王旭;长宁土地“种”出旅游来[N];宜宾日报;2013年

6 吴勇;安庆市政协建议 将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N];人民政协报;2012年

7 阳春市决策咨询和政策研究室 尹霄 游启许;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推进“三农”结构调整[N];南方日报;2013年

8 记者 赵凯;新村围绕产业建 产业围绕旅游转[N];自贡日报;2014年

9 长沙市政协副主席、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周秋光;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与建议[N];长沙晚报;2012年

10 记者 江平 孙国树 通讯员 王秀华;克旗3万农牧民家门口打工一年净挣2亿元[N];赤峰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程南洋;基于资源约束的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娜;苍南县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2 董晴;温州市农家乐旅游发展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朱玫雅;乡村旅游化与城镇化耦合效应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扎吾列·卡德拉洪;乌鲁木齐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5 刘磊;基于旅游季节性视角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6 刘昆龙;望城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农民意愿调查[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7 王玉婷;苏州市农旅融合演进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6年

8 王小丹;湖北彭墩村乡村旅游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北大学;2016年

9 左雪;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乡村旅游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胡雄飞;长沙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96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996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4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