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的作用解析
本文选题:家庭农场 +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 参考:《中州学刊》2017年01期
【摘要】: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能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在实践中生命力较强。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家庭农场的作用是其他农业组织形式不可替代的,应确立其基础地位。家庭农场的一系列特征,决定了其具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枢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农业科技推广、耕地保护、传承农耕文明等重要作用。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瓶颈,制约了其作用发挥。应通过加强对家庭农场的扶持,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强化农场主教育培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措施,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Abstract]:The moderate scale management of family farm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factor allocation and has strong vitality in practice. In the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 the role of family farm is irreplaceable in other forms of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and its basic posi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The family farm has a series of characteristics, it has a new type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main body "hub",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 of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tension,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inheritance of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and other important roles. There are still many bottleneck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amily farms, which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family farms.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amily farm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support to family farms, perfecting the system of land circulation,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farmers, and perfecting the socialized service system.
【作者单位】: 湖北省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间资本投资农村基础设施的绩效评价与规制政策研究”(14CJY039)
【分类号】:F32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杜志雄;金书秦;;中国农业政策新目标的形成与实现[J];东岳论丛;201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蔡颖萍;杜志雄;;家庭农场生产行为的生态自觉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家庭农场监测数据的实证检验[J];中国农村经济;2016年12期
2 王靖;陈丽;李海波;;西藏强农惠农政策效应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3 全世文;于晓华;;中国农业政策体系及其国际竞争力[J];改革;2016年11期
4 江维国;李立清;;我国农业供给侧问题及改革[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杜志雄;;“新农人”引领中国农业转型的功能值得重视[J];世界农业;2015年09期
2 小约翰·柯布;王伟;;中国的独特机会中国的独特机会:直接进入生态文明[J];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3 王新志;杜志雄;;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模式、功能及政府扶持[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4 栾江;仇焕广;井月;廖绍攀;韩炜;;我国化肥施用量持续增长的原因分解及趋势预测[J];自然资源学报;2013年11期
5 李周;生态农业的经济学基础[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东升,曾令香;进一步发展我国家庭农场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0年07期
2 刘忠民;家庭农场大量挂帐的原因及清欠对策[J];中国农业会计;2000年05期
3 ;哈密市首批农机化家庭农场正式挂牌[J];新疆农机化;2000年05期
4 马中泽;《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下的家庭农场核算[J];中国农垦经济;2001年02期
5 张斌,张生;家庭农场管理和核算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中国农垦经济;2001年05期
6 胡金梅,赵永仁;对家庭农场统计的几点思考[J];农场经济管理;2001年04期
7 张晓丽;关于建立家庭农场的经济学思考[J];农村经济;2001年05期
8 李南;;美国的家庭农场[J];新农村;2001年10期
9 薛华;广西垦区家庭农场H·11648麻生产前景[J];广西热带农业;2002年01期
10 焦方强,潘建福;家庭农场成本和利润的计算与列示[J];农场经济管理;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范梅华;顾荣;;家庭农场的中国实践与思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九次代表会议暨第十六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2 周文;叶兴平;何舸;;以家庭农场为单元的农村生物质能利用探讨[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5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3 李军;;论家庭农场的企业化经营[A];黑龙江省首届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分会场实施五大战略推进三化进程构建和谐农场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4 李如平;;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家庭农场发展的研讨[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5 董正华;;关注家庭农业的现代化[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董正华;;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两个理论问题[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三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成钰;黑龙江垦区家庭农场售粮速度加快[N];粮油市场报;2007年
2 薄小波;沪郊出现首批“家庭农场”[N];文汇报;2008年
3 黄勇娣 陈孝斌;家庭农场模式能否持续发展[N];解放日报;2009年
4 记者 方霞 实习生 卢奕 通讯员 黄健儿;家庭农场成农业“进化”新趋势[N];嘉兴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海峰 见习记者 李庆勤;昔日父亲办家庭农场名扬全国 今朝儿子建股份养殖领头致富[N];新疆日报(汉);2011年
6 宗巍;“家庭农场”促进农民增收[N];东方城乡报;2012年
7 潘淑娟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家庭农场金融服务有待跟进[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2年
8 记者 王泽农;应鼓励发展适度规模家庭农场[N];农民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徐盘钢 胡立刚;松江:家庭农场点亮都市农业[N];农民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王颖春 实习记者 陈琴;扶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政策或近期出台[N];中国证券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郧宛琪;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2 邵平;论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D];安徽大学;2016年
3 屈学书;我国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真;宁波家庭农场发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朱海涛;浙江省家庭农场发展对策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3 董凌芳;结构化理论视野下松江家庭农场制度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4 严耀东;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4年
5 李凯;家庭农场发展对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4年
6 李宇飞;促进我国家庭农场发育与发展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14年
7 吕金花;完善我国家庭农场法律制度的建议[D];山东大学;2014年
8 刘婉;湖南省家庭农场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9 赵胜利;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问题探讨[D];河南农业大学;2014年
10 王灵灵;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浙江家庭农场发展对策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426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042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