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视角下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s imminent.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key to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his paper, ecological and social factor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evaluation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the financial risk of agricultural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is studied by combin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BP neural network model.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the financial risk of the enterprise is divided into five levels based on the net profit, the ratio of assets and liabilities and the net cash flow. Thus, the financial risk status of agricultural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is classif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rtion of companies in the financial risk status of light warning grade is 11.76 and 32.35% in the general grade. The proportion of companies in good health is 29.41 and that in healthy ones is 26.47. By analyzing the financial risk situation of the four listed companies, the main factors causing the financial risk are the poor profitability and growth ability, the low R & D investment and the low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employees. Aiming a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financial risk faced by the listed agricultural companies in China,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from the government's support to agriculture, the financing channels of agriculture and so on. In order to provide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listed agricultural compani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324;F30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庭满,易红;非农扩张活跃 转型暗藏风险——农业上市公司“背农现象”的调查[J];中国经贸导刊;2002年16期
2 孟丽荣;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探析[J];商业研究;2003年11期
3 王琴,张锦华;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基本状况及其发展策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张广花,孙丽;关于农业上市公司“背农现象”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6期
5 董菊红 ,陶建平;农业上市公司何以出现“背农现象”[J];农村.农业.农民;2005年07期
6 李辉;;农业上市公司问题研究[J];当代经理人;2005年05期
7 何苗;张永良;吕德宏;;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及成因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年08期
8 朱安俊;;浅谈农业上市公司发展模式[J];化工之友;2006年11期
9 朱安俊;;浅谈农业上市公司发展模式[J];甘肃农业;2006年12期
10 徐雪高;;农业上市公司“弃农”行为及其成因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瑜洁;张蕙杰;;农业上市公司资产结构和财务状况关系的实证研究[A];纪念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建所5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08年
2 刘伟;李宁;杨印生;;最优偏离DEA模型及其在农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中的应用[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农;农业上市公司为何“背农”[N];大众科技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黄庭满 易红;解读农业上市公司“背农现象”[N];经济参考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黄文方;农业上市公司为何“背农”[N];农民日报;2002年
4 湖南岳阳市统计局 吴当时 李俞;农业上市公司缘何不务农业[N];中国信息报;2004年
5 潘霓;农业新政触发资源型服务型公司投资热[N];证券日报;2008年
6 黄庭满 易红;农业上市公司缘何不“务农”[N];检察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桂小笋;16家农业上市公司近5成年报预减 畜牧业亏损严重[N];证券日报;2012年
8 海通证券研究所 丁频;政策扶持鼓足农业上市公司干劲[N];证券时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桂小笋;过半农业上市公司净利下滑 应收账款与坏账计提激增[N];证券日报;2013年
10 广东证券研究中心 吴泽融;从泥土中淘金[N];中国证券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冷建飞;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盈利性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瞿翔;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投资风险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伟;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及成长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胡星辉;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综合绩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5 管延德;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前沿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6 沈晓明;农业上市公司资本营运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7 邹彩芬;农业上市公司运行环境、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8 张美诚;农业上市公司绩效指标构建及其评价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9 梁毕明;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10 陆桂琴;农业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子玉;农业上市公司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李文琴;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背离农业”现象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3 丁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4 郭巧莉;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业绩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5 陈琴;非农经营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企业绩效影响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6 王叶;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业绩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7 杨娟;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综合成长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8 宋金斐;基于EVA的农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9 贾冬冬;农业上市公司保障粮食安全责任与经济绩效相关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万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D];长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29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329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