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连片特困地区农户扶贫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武陵山区贫困农户样本数据

发布时间:2019-02-13 00:09
【摘要】:本文利用武陵山区4省9县的271个样本研究了贫困农户参与扶贫活动的意愿及行为。结果表明:在由政府主导的传统扶贫模式下,贫困农户参与扶贫的意愿总体较低,他们在扶贫活动中主要是"被动接受"而非"主动参与",贫困农户在扶贫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遭到排斥;本文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研究发现:扶贫活动中的政府角色、政府公正以及农户对政府的信任等对贫困农户的扶贫参与均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同时"政府角色"和"政府公正"还会通过"政府信任"对贫困农户的扶贫参与产生间接影响;其中"政府角色"对贫困农户扶贫参与意愿的总效应最大,由此表明政府在扶贫活动中的"角色错位"是造成贫困农户在扶贫活动中主体缺位的主要原因。
[Abstract]:In this paper, 271 samples from 9 counties in 4 provinces of Wuling Mountain region were used to study the willingness and behavior of poor farmers to participate in poverty alleviation activ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tradit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l led by the government, the willingness of poor farmers to participate in poverty alleviation is generally low, and they are mainly "passive acceptance" rather than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poverty alleviation activities. The main position of poor farmer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activities is excluded;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it is found that the role of government, the fairness of government and the trust of farmer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have significant direct effects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poor farmer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At the same time, "government role" and "government justice" will also have an indirect impact on poverty alleviation participation of poor farmers through "government trust"; The "government role" has the greatest effect on the poor farmer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poverty alleviation, which shows that the "role dislocation" of the government in poverty alleviation activities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absenc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poor farmer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activities.
【作者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工商管理系;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连片特困地区包容性增长的扶贫开发模式研究(12ASH004)
【分类号】:F32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小俊;王亚飞;;武陵山区资源整合与战略性产业的培育[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7期

2 湖南省政协调研组;;加快湖南省武陵山区发展的建议[J];民族论坛;2011年09期

3 李俊杰;;关于武陵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基本定位的思考[J];民族论坛;2012年16期

4 刘驰;陈祖海;;武陵山区绿色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5期

5 何电源;关于开发武陵山区的几点设想[J];农业现代化研究;1986年06期

6 王万川;急待开发的湖南省武陵山区[J];山地研究;1988年01期

7 田小海;湘西武陵山区的优势资源及其开发战略方针[J];农业区划;1988年05期

8 周淡念;;开发武陵山区猕猴桃资源的思考[J];山区开发;1992年04期

9 易小林;;对武陵山区开放搞活的思考[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6期

10 郭唐铨;;定点扶贫结硕果 武陵山区换新颜——记农业部在鄂西州扶贫[J];山区开发;199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邬祥化;王岳峰;;提升武陵山区名优绿茶竞争力的加工技术措施[A];湖南省茶叶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国生;肖晶;刘南槐;梁超;;基于竞合模式的区域旅游空间组织研究——以武陵山区为例[A];2012-2015年转型期的中国——中国未来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唐克华;;武陵山区经济协作区发展油桐的思考[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4 吴心源;龙兴昌;;彰显中华龙凤文化寻根之旅 倾力打造神秘武陵大旅游圈[A];回顾与创新: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成立30年纪念暨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邹启昌;积极推进武陵山区扶贫规划编制试点工作[N];恩施日报;2011年

2 记者 彭业忠 通讯员 唐敏;“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利用”项目启动[N];湖南日报;2011年

3 本报评论员;抓住机遇 打好武陵山区扶贫攻坚战[N];重庆日报;2012年

4 记者 张爱虎 汪明;武陵山区 足音铿锵[N];湖北日报;2012年

5 龙新;武陵山区定点扶贫硕果盈枝[N];农民日报;2013年

6 龚小霞;民族医药梦在武陵山区起航[N];中国民族报;2014年

7 涂云林 本报记者 欧阳海南;闯出武陵山区脱贫新路[N];贵州日报;2014年

8 付丹 赵欢 通讯员  杨龙华 田源;农业部在武陵山区定点帮扶出实招[N];团结报;2007年

9 记者 肖小明 通讯员 向灵渊 彭明;武陵山区中院司法论坛举行[N];团结报;2008年

10 孙福海 罗静 本报记者 陈玉祥;武陵山区建立司法协作机制[N];贵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安徽;历史时期武陵山区药材产地分布变迁研究(618-1840)[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陈;武陵山区金融减贫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D];中南民族大学;2014年

2 冯洋;基于统计分析的武陵山区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发展策略研究[D];吉首大学;2015年

3 赵蓓;武陵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研究[D];吉首大学;2015年

4 石献;交通运输网促进武陵山区旅游合作研究[D];吉首大学;2015年

5 黄勇;武陵山区金融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实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6 冉景蓉;村庄的衰落与重构[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7 文灵敏;湖南武陵山区茶叶产业竞争力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8 曹洋铭;湖南省武陵山区创新驱动农业经济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9 刘思颖;武陵山区乡村季节性作物景观规划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6年

10 纪晟莹;基于景观视角下的武陵山区乡村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D];湖南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420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420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3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