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户尺度的山区生态压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重庆市为例
[Abstract]:The ecological pressure reflects the human disturbance to the nature, and the decrease of its value indicates the forest transformation and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the region. Based on the data of 1,015 questionnaires in mountainous areas of Chongqing, the ecological pressure of farmers in mountainous areas was measur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ocal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ecological pressure in mountainous area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The influence of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 on ecological pressure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per capita ecological pressure in the study area was 1.590hmm2, and the collection of fuel wood was the main source of ecological pressure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2) the total household population, the average annual wage level of the non-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the family agricultural income, the number of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and the regional mute variables Wulong and Wushan countie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ecological pressure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3)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in mountainous areas can really reduce the ecological pressure in the region, but not by reducing the quantity of rural labor force, but by increasing the wage level of non-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Increase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farming of farmer produces effect.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61140352和41601089)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SWU113072和XDJK2014C189)
【分类号】:F323.6;X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超;张安明;吴仕海;;基于GM(1,1)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2 何威风;阎建忠;周洪;;重庆市山区农户耕地转入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进展;2014年11期
3 何威风;阎建忠;花晓波;;不同类型农户家庭能源消费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重庆市“两翼”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4年11期
4 李赞红;阎建忠;花晓波;辛良杰;李秀彬;;不同类型农户撂荒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市12个典型村为例[J];地理研究;2014年04期
5 花晓波;阎建忠;袁小燕;;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上升对丘陵山区农地弃耕的影响——以重庆市酉阳县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6 李秀彬;赵宇鸾;;森林转型、农地边际化与生态恢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10期
7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课题组;张红宇;;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抉择和政策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06期
8 曹晓仪;林天应;董治宝;刘新颜;;重庆市城市化水平与生态压力关系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9 陈冬冬;高旺盛;;近30年来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生态足迹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10 张玉波;王梦君;李俊清;何洧;;生态补偿对大熊猫栖息地周边农户生态足迹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9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步飞;宫彩娟;;浅析生态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顾晓薇;王青;王军;张波;丁一;李广军;;国家生态压力与生态利用效率研究[J];资源科学;2007年01期
3 童亿勤;陈诚;;宁波市生态压力与生态利用效率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9年04期
4 张慧霞;娄全胜;李艳;;基于景观格局的广州市边缘区生态压力研究——以番禺区为例[J];热带地理;2010年03期
5 杨振;梁小翠;;我国生态压力与承载力重心动态演变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6 王宏广;;缓解生态压力必须依靠新科技革命[J];今日国土;2008年Z2期
7 杨振;;中国省际生态压力空间均衡研究[J];科技导报;2010年14期
8 张畅;柳荣;;湖南省生态压力与生态资源利用效率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年11期
9 晋玉亮;张信芳;金文标;张宝森;梁健;;大庆市水污染引起的生态压力及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10期
10 顾晓薇;王青;冯民;于宏民;张波;王忠鑫;;沈阳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压力[J];生态学杂志;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宏广;;缓解生态压力必须依靠新科技革命[A];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第五次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李忠将;贵州走环保与扶贫结合新路缓解生态压力[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本版编辑 特约通讯员 严俊义 李能瑞 冯作祥 张立明 叶维元;减轻生态压力 加快综合治理[N];武威日报;2008年
3 吴红军;“投资西进”谨防生态压力[N];金融时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张斌;长江流域生态压力加大[N];解放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定军;生态压力不容乐观[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本报特约通讯员 严俊义;抓劳务输出 减生态压力 增农民收入[N];武威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清;低碳模式下发展绿色产业相关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越;林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生态压力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袁小燕;山区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的生态压力定量评估[D];西南大学;2012年
3 余爱莲;舟山典型海岛生态压力定量评价[D];浙江海洋学院;2014年
4 禹洋春;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耕地生态压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5 郑丹;1996-2010年中国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6 段豪伟;土地生态压力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24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424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