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贫困户视角的利益联结扶贫模式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图文】:
出模式可能性上;贫困户对模式的满意度可以用收益满意程度、降低经营售价格满意程度、技术指导满意程度来测度。最后,利益联结扶贫模式的贫困户收入增加、带动就业以及农产品质量提升方面进行体现,假设如下困户个体特征、贫困户生产特征、农产品特性、贫困户对模式认知和贫困响利益联结扶贫模式的绩效。结扶贫模式绩效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如图 5-1 所示。
、提高销售价格满意程度、技术指导满意程度来测度。最后,,利益联结扶贫模式的绩效通过品销售、贫困户收入增加、带动就业以及农产品质量提升方面进行体现,假设如下:H:贫困户个体特征、贫困户生产特征、农产品特性、贫困户对模式认知和贫困户对模式度共同影响利益联结扶贫模式的绩效。利益联结扶贫模式绩效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如图 5-1 所示。图 5-1 利益联结扶贫模式绩效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Figure 5-1 The hypothesis model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benefit linking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l结构方程的测量模型如图 5-2: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瑞强;曹国庆;;基于大数据思维的精准扶贫机制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08期
2 黄承伟;覃志敏;;论精准扶贫与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建构[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3 沈新忠;;辽宁省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措施探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4年03期
4 李建平;王吉鹏;周振亚;李俊杰;;农产品产销对接模式和机制创新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11期
5 赵彩云;王征兵;邹润玲;;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机制及其绩效实证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农村经济;2013年10期
6 张毅;;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2013年07期
7 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辨析:一个基于国内文献的讨论[J];中国农村观察;2012年05期
8 王曙光;;中国的贫困与反贫困[J];农村经济;2011年03期
9 徐旭初;吴彬;;治理机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基于浙江省5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05期
10 赵佳荣;;农民专业合作社“三重绩效”评价模式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雷玉明;关于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2 曹洪民;中国农村开发式扶贫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郑文文;基于农户视角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2 应丽;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海涛;龙头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及组织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91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591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