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半城郊型”经济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2 10:01
【摘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决定着中国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从而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然而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人们思想僵化,发展经济不敢轻越雷池一步。习近平到河北省正定县工作,遇到了搞经济建设的机遇,但对如何将正定经济搞上去却是待解决的问题。党中央号召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习近平在调查和研究基础上,提出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为此就要考虑为农民减负和推行大包干。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正定要继续发展商品经济,就必须探索和研究商品经济发展道路。经过研究和探索,习近平认为正定要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必须正确处理若干关系。正是对这些关系作进一步思考过程中,习近平形成了自己的“半城郊型”经济思想。所谓“半城郊型”经济,是指它既有“城郊型”经济依托于城市、商品经济生产比较发达、城乡联系比较密切、工农结合比较紧密的某些特点,又具有一般农村经济的某些特点,是两类经济结合的中间型经济。发展“半城郊型”经济,一是可以靠城市吃城市,大上工副业。二是立足农村,依托城市,拓展农村发展思路。三是可以延长农业产业链,加强三大产业融合。四是可以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其特点就是城乡联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半城郊型”经济,适用于与正定县一样具有“半城郊型”经济特点的地区发展经济。它是习近平在正定从政期间提出来的,并在宁德从政期间继续得到应用。发展“半城郊型”经济,一要创造践行条件,二要找到发展路径。经过探索,习近平认为必须加强党的建设,推行改革,同时注重信息、人才和教育,尤其是因地制宜发展县区三大产业。习近平“半城郊型”经济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和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它在实践过程的成功已经向我们表明,习近平“半城郊型”经济思想对我国“半城郊型”经济地区发展经济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图文】:
近平“半城郊型”经济思想是国内外的农村改革理论与正定具体实践相结合是在一定背景下形成的。、国外背景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促使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所周知,战争的威胁让中国在工业上以重工业为纲,在农业上以生产粮棉为取更多的农业产值来支持工业发展,严重压缩了其他产业及其他经济作物的业与农业相比,有着产值高、利润大、见效快的特点,如图 1.1 所示,,工增长率变化幅度,总是超过农业。而如图 1.2 所示,我国工业与农业的产值比 年的 3:7 上升到 1960 年的接近 8:2,之后在三年困难时期以及文化大革下降。从七十年代起到一直到 1982 年正定县发展“半城郊型”经济之前, 左右的水平。工业中重工业的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在 1960 年前大。在 1970 年至 1981 年期间,单单重工业的总产值也都超过农业的总产值
图 1.2 1949 年 1982 年我国工农业产值比例变化情况①,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地区工业在三大产业中所占的比例,决定了该地状况,而正定地势平缓,气候、土壤、水资源等都很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业生产就很发达,是北方地区最早粮食亩产上 800 斤(1971 年),超千斤(。从图 1.3 可以看出,与我国工农业总产值的总体发展情况相反,正定在业总产值一直高于工业总产值。但这并不意味着正定农民的会由于农业的足的生活,恰恰相反,正由于正定县的粮食亩产高,国家对正定县的粮食年水涨船高。1981 年正定县不足 43 万农业人口,却要完成国家 7600 万斤征购任务深重的结果,导致了生产队在有限的耕地上单一种植粮食作物,及其他经济作物的发展空间。国家对正定县,正是通过高征购,用农业哺来增加工业的原始积累。缺乏因地制宜的发展思想,单一的粮食种植,限制了正定县的发展空间。带来“粮食高产县”荣誉的同时,也造成了正定县农业投资虽大但效益不
【学位授予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092.7;F320
本文编号:2611802
【图文】:
近平“半城郊型”经济思想是国内外的农村改革理论与正定具体实践相结合是在一定背景下形成的。、国外背景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促使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所周知,战争的威胁让中国在工业上以重工业为纲,在农业上以生产粮棉为取更多的农业产值来支持工业发展,严重压缩了其他产业及其他经济作物的业与农业相比,有着产值高、利润大、见效快的特点,如图 1.1 所示,,工增长率变化幅度,总是超过农业。而如图 1.2 所示,我国工业与农业的产值比 年的 3:7 上升到 1960 年的接近 8:2,之后在三年困难时期以及文化大革下降。从七十年代起到一直到 1982 年正定县发展“半城郊型”经济之前, 左右的水平。工业中重工业的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在 1960 年前大。在 1970 年至 1981 年期间,单单重工业的总产值也都超过农业的总产值
图 1.2 1949 年 1982 年我国工农业产值比例变化情况①,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地区工业在三大产业中所占的比例,决定了该地状况,而正定地势平缓,气候、土壤、水资源等都很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业生产就很发达,是北方地区最早粮食亩产上 800 斤(1971 年),超千斤(。从图 1.3 可以看出,与我国工农业总产值的总体发展情况相反,正定在业总产值一直高于工业总产值。但这并不意味着正定农民的会由于农业的足的生活,恰恰相反,正由于正定县的粮食亩产高,国家对正定县的粮食年水涨船高。1981 年正定县不足 43 万农业人口,却要完成国家 7600 万斤征购任务深重的结果,导致了生产队在有限的耕地上单一种植粮食作物,及其他经济作物的发展空间。国家对正定县,正是通过高征购,用农业哺来增加工业的原始积累。缺乏因地制宜的发展思想,单一的粮食种植,限制了正定县的发展空间。带来“粮食高产县”荣誉的同时,也造成了正定县农业投资虽大但效益不
【学位授予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092.7;F3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涵昱;;中小城市半城市化地区乡村发展路径——以浙江省诸暨市高湖地区为例[J];规划师;2015年S2期
2 贾文哲;;发展城郊经济是“三化”统筹的突破口[J];工业技术经济;2015年11期
3 颜雅英;;福建省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及对策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9期
4 蒋永穆;鲜荣生;张晓磊;;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经济关系思想刍论[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5年04期
5 刘汉初;卢明华;刘成;;山西省县域人口半城市化的空间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5年01期
6 寇凤梅;刘云;蔡文春;;基于全面小康社会视角的城乡经济关联度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年10期
7 梁印龙;;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困境及其破解之道——以江阴、顺德为例[J];城市规划;2014年01期
8 廖富洲;廖原;;我国“半城市化”现象探究[J];学习论坛;2012年05期
9 熊易寒;;“半城市化”对中国乡村民主的挑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洪振华;;城郊经济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刘武;;五万温州人福建宁德创新业[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本文编号:2611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611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