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视角下的台湾农业发展研究
【学位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327
【部分图文】:
图 1.1 论 框架示意图(三)相关理论研究1. 产业发展理论(1) 农业区位理论“杜能”农业区位理论[1]产生于 19 世纪德国农业制度改革,其核心理论为在“孤立国”的条件下,排除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影响,仅考虑生产配置与距城市的关系,由此杜能认为农业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最大为考量:R = P Q C Q K t Q = (P C Kt) Q式中:R 为地租收入;P 为农产品市场价格;C 为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Q 为销售总量;K 为距离城市的距离;t 为运费率。以此为基础,得到了如下图 1.2
图 1.2 “杜能圈”与“逆杜能圈”结构示意图照地租收入,杜能圈分为 6 层,其特点为在产品本身收入以及运费的影响集约生产到粗放生产。20 世纪 60 年代,城市周边地区土地利用被著名学尔纳入考量,提出了“逆杜能圈”(图 1.2 右)[2],其认为都市开发后,近城有随时开发的可能,休耕比较多,呈粗放型生产,而远离城市的土地则在发可能不大,因此呈集约化生产,这是对“杜能圈”的补充。
一、绪论释为一个国家无论出于怎样的发展阶段,经济力量如何,都有其相应该将资源用于相对优势的部门,生产最有利的商品,利用国际分补,提高利用率。 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在 1990 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6],提出了如下图 1.3 所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某个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由需求、支撑及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机遇和政府这。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台经院预测明年台湾经济恐将陷入“保2”困境[J];台声;2018年23期
2 陈诗楠;;日据时期台湾经济警察现象探析[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3 陈锦涵;朱磊;;2017年台湾经济回顾与展望[J];统一论坛;2018年01期
4 刘如;;《台湾经济》简介[J];经济学动态;1980年08期
5 马明军;怎样看待台湾经济的发展[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6年10期
6 黄金塔;;蔡当局若不调整 拖垮台湾经济[J];台声;2016年23期
7 戴维;;2016年台湾经济形势综述[J];两岸关系;2016年12期
8 朱磊;;2016年台湾经济表现及深层次原因[J];统一论坛;2017年01期
9 赵军;;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台湾经济政策实施及其效果研究[J];商;2015年09期
10 陈蘋;;2012年台湾经济评析[J];现代台湾研究;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宏华;台湾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兼论两岸经济互补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阮思华;清代台湾农业经济研究(1683~1895年)[D];暨南大学;2003年
3 陈查某;台湾货币与物价在经济面之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4 张玉冰;中国大陆沿海与台湾地区经济竞争力比较与整合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甘露泽;产业群聚与台湾工业园区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叶明阳;国际劳务流动视角下台湾外籍劳工问题之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7 吴聘奇;台湾IC产业的发展模式与空间扩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曾文利;台湾服务业发展与竞争力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9 陈鹏;台湾经济波动冲击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詹文渊;两岸投资环境及产业升级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彬倩;台湾选民议题取向的空间模型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2 徐丽超;论新世纪台湾女性文学的旅行书写[D];江苏师范大学;2016年
3 汪心毅;大陆视角下的台湾农业发展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
4 龚雪;解析影响台湾南向政策制定的因素[D];厦门大学;2017年
5 孙以琳;台湾地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6 杨婉;台湾地区全民健保财务状况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7 杨亚楠;借鉴台湾文创经验探索乳山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新途径[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9年
8 李松香;《两岸租税协议》评析[D];厦门大学;2017年
9 刘晶婷;台湾康轩版国中《自然与生活科技》教科书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10 刘恬;台湾高级职业学校艺术群科课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37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37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