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8 10:39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土为粮之母,耕地是粮食安全的载体。耕地可持续利用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到农民的长远生计,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协调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与空间载体。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耕地非农化、面源污染加重、耕地质量变差、农业碳排放剧增以及土地粗放低效利用等现象愈演愈烈,导致我国耕地利用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江中游地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区域。因此,科学展开耕地利用效率研究,优化耕地资源配置效率,是保障长江中游地区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本研究以长江中游地区28个典型地市为研究对象,首先在考虑非期望产出因素的前提下,选取耕地利用投入-产出指标构建效率评价体系;然后,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剖析2005—2016年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效率的时序特征和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其次,运用β收敛模型探讨长江中游地区各地市间的耕地利用效率收敛性;最后,运用Tobit面板数据模型,根据回归系数及其显著性来确定各因素的作用方向与影响程度,并实证分析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通过研究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从时间维度来看,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效率整体耕地利用效率不高,2005—2016年呈现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效率值从0.3627上升到0.6845,增长率高达88.95%,年均增长率为6.56%。(2)从空间维度来看,2005—2016年长江中游地区地市间耕地利用效率变化趋势差异较大,空间连结性逐渐增强,呈现由两侧向中间扩张趋势。其中,低效率地市数量逐步减少,效率较高地市空间位置不断变动,地市数量呈现增加后减少趋势,高效率地市数量逐渐增多。(3)从收敛性分析来看,2005—2016年长江中游地区整体耕地利用效率持续稳定增长,两侧地市耕地利用效率增长速度快于中部地市,各地市间耕地利用效率差异逐步缩小,且最终呈收敛态势。(4)从影响因素分析来看,劳均播种面积、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耕地复种指数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对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效率正影响显著,且效率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劳均播种面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耕地复种指数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使用强度对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效率负影响显著。
【学位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323.211
【部分图文】:

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长江中游地区地理区位图

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效率演变趋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轩;牛海鹏;董国权;刘文锴;;基于Kohonen网络和DEA交叉评价耕地利用效率聚类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5年09期

2 廖成泉;胡银根;章晓曼;;基于四阶段DEA-Tobit的湖北省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年05期

3 封永刚;彭珏;邓宗兵;王炬;;面源污染、碳排放双重视角下中国耕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异[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8期

4 张田方;何多兴;席险峰;杨姝漫;田思思;钟锐;肖寒月;周泽丽;;璧山县耕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及优化路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5 经阳;叶长盛;;基于DEA的江西省耕地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5年01期

6 张荣天;焦华富;;中国省际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格局分异与机制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5年02期

7 王良健;李辉;;中国耕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基于281个市的面板数据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J];地理研究;2014年11期

8 姚冠荣;刘桂英;谢花林;;中国耕地利用投入要素集约度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4年11期

9 王云;周忠学;;多功能性的都市农业用地效率评价——以西安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4年07期

10 郝仕龙;李春静;田颖超;徐建昭;;黄土丘陵沟壑脆弱生态区耕地资源价值动态变化研究——以上黄试区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全峰;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转型特征与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

2 向敬伟;鄂西贫困山区耕地利用转型对农业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荣芳;赣州市耕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8年

2 何婷;平凉市崆峒区耕地利用效率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8年

3 孙研;绥化分局耕地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4 高婧;上海郊区耕地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5 孙耀鹏;荆州市耕地资源利用效率研究[D];长江大学;2018年

6 谢金华;矿粮复合区耕地利用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7年

7 张文琦;三江平原耕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7年

8 鲍丙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7年

9 岳健鹰;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甘肃省农用地利用效率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7年

10 周迪;重庆山区不同类型农户耕地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59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59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5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