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农地产权认知: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
【学位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F321.1
【文章目录】: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产权
2.2 农地产权认知
2.3 农地产权认知对农地利用影响研究
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4.1 研究方法
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农地产权认知理论体系构建
1 概念界定
2 量表设计
2.1 量表测度项的筛选
2.2 探索性因子分析
3 维度识别
4 结构效度检验
4.1 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4.2 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4.3 效度检验
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民农地产权认知实证测度研究区的概况
1 数据来源
2 样本特征描述
3 农民农地产权认知的实证测度
3.1 测度项指标权重的确定
3.2 农民农地产权认知的计算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民农地产权认知特征差异分析
1 农地产权制度变革历史梳理
1.1 土地改革时期的农村土地制度
1.2 农业合作化初期的农村土地制度
1.3 高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土地制度
1.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背景下的农村土地制度
2 农民农地产权认知代际差异特征
2.1 主体认知代际差异特征分析
2.2 结构认知代际差异特征分析
2.3 功能和价值认知代际差异特征分析
3 农民农地产权认知空间差异特征现究
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1.1 研究方法
3.1.2 数据来源
3.2 不同地域农民农地产权认知的模糊综合评判
3.3 基于ESDA的农民农地产权认知的空间自相关
3.3.1 全局空间自相关
3.3.2 局部空间自相关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民农地产权认知影响因素分析
1 相关描述性分析
2 变量选取及预期方向
3 计量农民农地产权认知影响因素的方法
4 农民农地产权认知影响因素分析
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1.1 主要结论
1.2 政策启示
2 讨论
2.1 创新
2.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嘉鸿;;祖业亦或私产:论农民的土地产权认知——对赣北z村征地纠纷的个案解读[J];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2 陈英;谢保鹏;张仁陟;;农民土地价值观代际差异研究——基于甘肃天水地区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10期
3 刘一明;罗必良;郑燕丽;;产权认知、行为能力与农地流转签约行为——基于全国89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4 陈胜祥;;农民土地情结变迁的经济意义——基于1149份问卷的调查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5 张树敏;;土地产权制度与农民投资行为的模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6 窦祥铭;;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优化路径——再论“国家与农民二元产权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张学浪;李俊奎;戎向东;;新时期农村土地产权激励机制构建新探[J];农村经济;2011年10期
8 杜明义;杜国蓉;曾雪玫;央金;;城乡统筹发展中农地产权主体完善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J];发展研究;2011年10期
9 晋洪涛;;农民的农地权属认知与行为反应:基于567个样本的分析[J];农村经济;2011年07期
10 刘青;李贵才;仝德;栾晓帆;;基于ESDA的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1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车明诚;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及创新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63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63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