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渔业捕捞配额制度演变路径研究
【学位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326.4
【部分图文】:
Table 3-2 Basic situation of professional fishermen in Taihu Lake村数量(个) 渔户数量(户) 渔民数量(人) 渔船数量(艘) 机55 5501 26540 441459 12630 44145 4939 46 9997 33591 5666 48 11713 39040 6519 016 年实地调研情况,回收调查问卷共计 395 份,剔除信息有效问卷。有效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太湖捕捞渔民年龄普 40 岁的仅有 26 位,占所调查渔民数量 6.99%,该年龄阶段渔业平均 15 年,捕捞年限最长者 22 年。渔民年龄大多集以 45 岁至 50 岁年龄阶段的渔民数量最多,共计 102 人,%,该年龄阶段的渔民平均捕捞年限 23 年,捕捞年限最长0 岁以上的渔民有 50 人,占所调查人数的 13.44%,其中年均年限 37 年。
Table 3-3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 level of fishermen in Taihu Lake受教育程度 百分文盲 38 10.2小学 207 55.6初中 122 32.8中以上 5 1.34产现状析 2010 年至 2015 年太湖渔业捕捞总产量基本保持稳定态量 50313 吨,较 2010 年的 44598 吨增长了 12.81%,是近几2011 年至 2014 年捕捞总产量波动较小,增长率介于-1%~产量 56123 吨,较 2014 年增长 9%。谷孝鸿等学者通过对生物量和现存量研究,结果表明,太湖的渔业生产能太湖年捕捞渔业产量应该控制在 2.8 万吨左右。由此可见,严重,历年捕捞量远远超过太湖渔业最大可持续产量。
图 3-3 2010 年~2015 年太湖捕捞总产值统计图Figure 3-3 Statistics of total output value of Taihu Lake from 2010 to 2015、银鱼、鲤鱼、鲢鱼、鲫鱼等是太湖捕捞渔获物的主要构成,比重,捕捞产量逐年递增,2015 年全鲚鱼鱼总捕捞量 25427 的 45.41%。鲢鱼是主要增殖放流鱼种,2015 年鲢鱼总产量 15量的 28.26%。银鱼、鲤鱼、鲫鱼相比较鲚鱼和鲢鱼产量较小的重要构成部分,且均为太湖捕捞渔业主要经济型鱼类。表 3-4 2010 年~2015 年太湖主要渔获物产量及比重(吨)-4 Output and proportion of major catches in Taihu Lake from 2010 to 2015鲚鱼 银鱼 鲢鱼 鲤鱼 8727 41.99% 1350 3.03% 9297 20.85% 1117 2.50% 98637 37.04% 2014 4.00% 9511 18.90% 1094 2.17% 18027 35.84% 2152 4.28% 9197 18.28% 2620 5.21% 13847 46.98% 1185 2.33% 9614 18.94% 2850 5.61% 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维真;;明代科举配额制度变动中的地域利益之争[J];史学月刊;2019年04期
2 ;欧盟将于四月起废除牛奶配额制度[J];食品与机械;2015年02期
3 Laura Jones;;欧洲2017年取消糖配额制度将引发市场巨变[J];食品安全导刊;2015年19期
4 孟月娇;张童阳;;关于个别可转让配额制度的经济学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5 张照志;王安建;;欧佩克石油生产配额制度与油价关系研究[J];地球学报;2010年05期
6 章彬;;试论股票流通配额制度[J];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7 ;京分暴涨[J];教育;2013年22期
8 方有生;加拿大奶业管理的配额制度[J];中国奶牛;2004年01期
9 林笑;;欧盟奶制品来了[J];农经;2015年06期
10 ;欧盟配额制度与中一欧纺织品贸易[J];欧洲;199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芸;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配额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2 白洋;渔业配额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振振;太湖渔业捕捞配额制度演变路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2 罗勇;1952年美国《麦卡伦-沃尔特法案》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3 刘歆鑫;区域渔业组织实施配额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邹宇泽;韩国电影配额制度简史:1945-2003[D];北京大学;2004年
5 吴文燕;基于适应性管理的个别可转让配额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毛丹;美国国际储备配额制度在WTO框架下的合法性探讨—兼论中国的应对之策[D];南京大学;2012年
7 李超田;WTO制度下《美国2009年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国际储备配额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贾明秀;新西兰配额管理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855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85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