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吉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耕地保护认知与意愿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18 09:11
   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农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源。同时耕地作为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耕地的利用方式和质量,在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巨大需求压力下,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近年来,我国普遍存在着重视耕地保护的数量而忽视了对耕地质量保护的问题。耕地质量已经严重下降,土壤有机质降低、土壤板结、土层变薄等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三权分置”政策将对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将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也存在一定弊端。以耕地保护方面来说,“三权分置”直接导致了农业经营主体在耕地保护上的短期行为,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关心国家粮食安全目标和耕地保护目标,从而引发个人短期利益与国家长远利益的冲突。在国家大力扶持农业,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今天,每年都有很多保护耕地的政策出台,但是耕地质量依旧存在下降趋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耕地的使用者,其行为直接影响着耕地质量和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以此为背景,并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调研对象,调查其对保护耕地的认知及参与程度,剖析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护耕地的主要因素,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愿、有效地保护耕地,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本文调查了吉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耕地保护的认知及参与意愿。首先在阅读国内外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并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耕地保护的认知程度、参与意愿和现有政策下对于耕地保护的不足。并将数据结果与经营主体的四种经营模式(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进行交叉分析,剖析四种经营模式在耕地保护认知及参与程度的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函数模型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测定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护耕地的主要因素。并分析现行政策对鼓励经营者保护耕地还有哪些不足之处,最后提出针对性建议,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愿并有效地保护耕地,落实耕地保护政策,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下列针对性建议:1.继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进人才,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耕地保护上的资源优势;2.继续提高耕地保护的积极性并强化约束与监督机制,政府扩大对耕地保护的宣传力度,针对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开设培训、讲座等;3.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力度,保障其经济效益;4.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5.加强对耕地养护知识与治理方法的普及;6.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7.培养农业人才,开展耕地保护技术培训。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323.211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意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第 1 章 绪论保护认知的差异,运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和 SPSS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新型农者对耕地保护的认知和意愿,分析针对型农业经营主体保护耕地的意愿的影响因以上对耕地保护意愿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在三权分置背景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护耕地质量的合理建议,对我国耕地质量保护做出理论支文的研究框架如图 1.1 所示:

曲线,公顷,吉林省,单位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止水体污染而设置的安全标准),是安全标准的 3.31 倍,造成的污染也极其严重,省化肥利用特点是氮肥、复合肥明显过高、钾肥用量低、磷肥过少。氮肥和复合例最高,约占所有化肥总量的 50%。严重的土地污染,土地质量严重下降得到了的重视,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国家对耕地化肥过量施加一直在控制,但是无法维果,多次反弹。在 2016 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土十条”。要求在到 2020 年,全国土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2016 年全国耕地化肥施用量首零增长”,未来对化肥的施用量控制也更要加强监控与管理,防止再次反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也会靠化肥来增加自己的农产品。但其实化肥施用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化肥施用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同样适用于报酬递减规律,当化肥施用量超过一定的限度后,土地原本的肥力越来越小,农的产量不会持续增加反而会不断下降。

折线图,吉林省,农用薄膜,折线图


图 3.2 吉林省 1999 年到 2015 年农药施用量统计折线图 单位(万吨)ig. 3.2 statistical polygon map of pesticide application in Jilin from 1999 to 20据来源,吉林省 2016 年统计年鉴3)农用薄膜使用下图 3.6 显示了 1997 年到 2015 年的农用薄膜施用量,农用薄膜在 2001 达到峰年吉林省开始建设生态农业示范省,薄膜施用量有所下降,但在 2005 年又开始增15 年吉林省农用薄膜使用量 59164.0 吨,由于农用地膜的构成成分多为高分子有学聚合物,将很难降解于土壤中,即便是降解,其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物质也将土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献;;龙州县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22期

2 杨小兰;;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及管理研究分析[J];山西农经;2018年12期

3 段向锋;渠霓;;广西耕地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广西耕地红线研究系列论文之二[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05期

4 臧俊梅;农殷璇;郑捷航;;城乡融合背景下经济发达地区农户耕地保护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广州、佛山、惠州17村的农户调查[J];土地经济研究;2018年01期

5 肖顺武;;基于土地当量的耕地保护倾斜性金融支持机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1期

6 高石磊;;以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为抓手 建立奖惩分明的耕地保护新格局[J];浙江国土资源;2018年01期

7 黄贤金;;十年磨一剑,直面我国耕地保护难题——《我国耕地保护的农户行为与社会责任》书评[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8年01期

8 陈美球;刘桃菊;;新时期提升我国耕地保护实效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年01期

9 徐成峰;;以市场引导建立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J];时代金融;2018年06期

10 郝代代;;耕地保护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应对方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述琼;基于数量质量并重的区域耕地保护督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2 郑纪芳;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相关主体行为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张效军;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4 张全景;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耕地保护绩效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5 牛海鹏;耕地保护的外部性及其经济补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朱新华;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外部性补偿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李佳丹;浙江省城市化空间格局演变及耕地保护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8 马爱慧;耕地生态补偿及空间效益转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9 毛良祥;耕地保护补偿标准与补偿基金规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孙蕊;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晶晶;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盈亏分区及运行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2 农殷璇;珠三角地区农户耕地保护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3 徐成峰;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年

4 肖东洋;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效应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7年

5 宋君鹏;吉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耕地保护认知与意愿分析[D];吉林大学;2018年

6 李晓娜;农户参与耕地保护意愿提升的对策研究[D];华侨大学;2017年

7 常星;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及其动态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8 张佳丽;河南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9 张瑞;粮食主产区农户耕地保护利益损失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10 刘小林;基于粮食安全视角下的四川省耕地保护问题研究[D];长江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88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88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6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