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三权分置”影响农村土地收益分配的机理研究——基于收益权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1-02-24 20:26
  [目的]通过揭示"三权分置"影响农村土地收益分配的具体机理,可为"三权分置"政策的深入实施与丰富完善提供有效思路。[方法]文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政策文本分析法。[结果]"三权分置"有效推动土地流转之后,由于规模经济实现经营者收益增加;直接增加承包者流转收益并由于非农就业增加实现承包者工资收益增加;由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现集体所有权收益增加;由于宅基地入市实现集体与农民收益增加。"三权分置"保障土地收益权益的机理为:强化土地征用补偿权益保障实现所有者、承包者与经营者财产性收益增加;强化土地、房屋抵押担保权益保障实现承包者与经营者财产性收益增加;强化土地经营权益保障实现经营者转移收益增加。"三权分置"可能带来的风险传导机理是:可能导致地权人格化进一步侵犯所有权收益,以及宅基地入市可能导致农民收益分配不均。[结论]基于土地收益权视角,应加快确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土地流转;完善土地立法,提供法律保障;重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落实集体土地收益权利。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41(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三权分置”的政策演进
2 “三权分置”产权框架下的土地收益权结构
3 “三权分置”影响农村土地收益分配的机理
    3.1 “三权分置”对土地收益分配的功能价值与积极效应
        3.1.1 “三权分置”的土地流转效应
        3.1.2 “三权分置”的土地收益权益保障效应
    3.2 “三权分置”对土地收益分配可能的风险传导机理
        3.2.1 集体收益权受损风险
        3.2.2 收益分配失衡风险
4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地“三权分置”制度实施潜在风险与完善措施——基于产权配置与产权公共域视角[J]. 吴一恒,徐砾,马贤磊.  中国农村经济. 2018(08)
[2]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动力机制[J]. 兰勇,熊彬雁,易朝辉.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04)
[3]家庭承包地“三权”分置的制度逻辑探究——基于制度需求与供给的视角[J]. 刘书畅,叶艳妹,靳相木.  中国土地科学. 2018(04)
[4]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政策效应[J]. 晓叶.  中国土地. 2018(03)
[5]“三权分置”——农村宅基地制度的重大创新[J]. 董祚继.  中国土地. 2018(03)
[6]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 张燕纯,韩书成,李丹,熊建华.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1)
[7]论“三权分置”中的土地经营权[J]. 丁文.  清华法学. 2018(01)
[8]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增值收益分配研究[J]. 解直凤.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9]农地三权分置下的土地权利体系重构[J]. 刘守英,高圣平,王瑞民.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10]“三权分置”下的征地补偿费分配问题研究[J]. 李平菊,寇浩宁.  中州学刊. 2017(09)



本文编号:3049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049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e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