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高校实践理路
发布时间:2022-10-06 16:27
我国农村发展已经步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深度交融期,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作为脱贫攻坚战的一支重要力量,基于比较优势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有效模式。分析近年评选的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发现高校扶贫实现了扶贫力度从触及到深扎、扶贫模式从单一到融合、扶贫动力从外源到内生、扶贫目标从脱贫到振兴的发展,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扶贫工作应势转型,需要从探索快速脱贫路径到构建防贫长效机制,从着力农民生活脱贫到助力农民全面发展,从提升农村脱贫能力到增强乡村治理能力。新时期,高校应该在巩固和深化脱贫攻坚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把握乡村振兴的规律,通过着力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促进发展内生动力迭代升级、激活乡村全面发展协同效应、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高校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比较优势
二、脱贫攻坚行动中的“高校范式”
(一)扶贫行动:从“触及表面”到“深扎乡村”
(二)扶贫机制:从“单一扶贫”到“融合扶贫”
(三)扶贫动力:从“外源输入”到“激发内生”
(四)扶贫目标:从“脱贫兜底”到“乡村振兴”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扶贫工作的实践转向
(一)从探索快速脱贫路径到构建防贫长效机制
(二)从着力农民生活脱贫到助力农民全面发展
(三)从提升农村脱贫能力到增强乡村治理能力
四、高校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对接的路径
(一)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
(二)促进发展内生动力迭代升级
(三)激活乡村全面发展协同效应
(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科技支撑激发产业内生动力——来自南京农业大学产业扶贫的经验[J]. 严瑾,陈巍,丁艳锋,陈利根.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2]内生偏好与社会规范:脱贫内生动力的双重理论内涵[J]. 刘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3]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实难题与应对策略[J]. 左停. 贵州社会科学. 2020(01)
[4]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J]. 郭远智,周扬,刘彦随. 地理研究. 2019(12)
[5]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对接:逻辑转换与实践路径[J]. 徐晓军,张楠楠.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6]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中的生态环境关切[J]. 胡钰,付饶,金书秦. 改革. 2019(10)
[7]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逻辑关系、内涵与重点内容[J]. 汪三贵,冯紫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8]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逻辑关系及政策安排[J]. 高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9]梯度推进与优化升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J]. 左停,刘文婧,李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10]中国扶贫70年:基于实现共富的三重向度研究[J]. 邢中先,张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本文编号:3686979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高校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比较优势
二、脱贫攻坚行动中的“高校范式”
(一)扶贫行动:从“触及表面”到“深扎乡村”
(二)扶贫机制:从“单一扶贫”到“融合扶贫”
(三)扶贫动力:从“外源输入”到“激发内生”
(四)扶贫目标:从“脱贫兜底”到“乡村振兴”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扶贫工作的实践转向
(一)从探索快速脱贫路径到构建防贫长效机制
(二)从着力农民生活脱贫到助力农民全面发展
(三)从提升农村脱贫能力到增强乡村治理能力
四、高校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对接的路径
(一)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
(二)促进发展内生动力迭代升级
(三)激活乡村全面发展协同效应
(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科技支撑激发产业内生动力——来自南京农业大学产业扶贫的经验[J]. 严瑾,陈巍,丁艳锋,陈利根.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2]内生偏好与社会规范:脱贫内生动力的双重理论内涵[J]. 刘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3]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实难题与应对策略[J]. 左停. 贵州社会科学. 2020(01)
[4]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J]. 郭远智,周扬,刘彦随. 地理研究. 2019(12)
[5]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对接:逻辑转换与实践路径[J]. 徐晓军,张楠楠.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6]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中的生态环境关切[J]. 胡钰,付饶,金书秦. 改革. 2019(10)
[7]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逻辑关系、内涵与重点内容[J]. 汪三贵,冯紫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8]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逻辑关系及政策安排[J]. 高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9]梯度推进与优化升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J]. 左停,刘文婧,李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10]中国扶贫70年:基于实现共富的三重向度研究[J]. 邢中先,张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本文编号:3686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686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