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淡水鱼加工业的现状、主要问题及发展思路——基于全国58家淡水鱼加工企业的调查
发布时间:2025-06-23 23:48
水产加工是实现淡水渔业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等转型升级目标的有效手段。在渔业发展的新形势下,本文以全国范围内的淡水鱼加工企业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公开统计数据,对中国淡水鱼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淡水鱼加工产业的发展特征。调研发现,淡水鱼加工产业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不少挑战,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消费引导、推动精深加工、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完善水产加工质量监督和管理体系、构建多元化投资体系。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发展现状和基本特征
1.1 加工企业数量和加工能力发展迅速,但区域发展不平衡
1.2 以民营企业为主,规模以上企业比例较高,政府补贴项目多元
1.3 初级加工为主,产业链条逐渐延伸,产品主要销往华中和华东地区
1.4 加工原料以大宗淡水鱼为主,主要由企业自有原料基地供应,二次结算在货款结算中占优
1.5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质量安全标准,建立质量追溯体系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加工企业数量少,行业规模小,海淡水鱼加工发展不平衡
2.2 加工工艺简单,深度不够,设备落后
2.3 加工技术缺乏,技术人才短缺,产品研发力量不足
2.4 养殖方式分散,原料供应数量和价格不稳定,加工质量安全仍存隐患
2.5 融资困难,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不足
3 未来的发展思路
3.1 加强消费引导,加大淡水鱼加工产品的宣传,打造知名品牌
3.2 推动淡水鱼加工的精深化发展,更新加工设备和工艺,提高附加值
3.3 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完善淡水鱼加工的产品研发和人才培养体制
3.4 继续加大对渔民合作社、渔业协会的扶持力度,提高淡水水产养殖的规模化和规范化水平,完善水产加工质量监督和管理体系
3.5 增强政府对淡水鱼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构建多元化投资体系
本文编号:405218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发展现状和基本特征
1.1 加工企业数量和加工能力发展迅速,但区域发展不平衡
1.2 以民营企业为主,规模以上企业比例较高,政府补贴项目多元
1.3 初级加工为主,产业链条逐渐延伸,产品主要销往华中和华东地区
1.4 加工原料以大宗淡水鱼为主,主要由企业自有原料基地供应,二次结算在货款结算中占优
1.5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质量安全标准,建立质量追溯体系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加工企业数量少,行业规模小,海淡水鱼加工发展不平衡
2.2 加工工艺简单,深度不够,设备落后
2.3 加工技术缺乏,技术人才短缺,产品研发力量不足
2.4 养殖方式分散,原料供应数量和价格不稳定,加工质量安全仍存隐患
2.5 融资困难,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不足
3 未来的发展思路
3.1 加强消费引导,加大淡水鱼加工产品的宣传,打造知名品牌
3.2 推动淡水鱼加工的精深化发展,更新加工设备和工艺,提高附加值
3.3 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完善淡水鱼加工的产品研发和人才培养体制
3.4 继续加大对渔民合作社、渔业协会的扶持力度,提高淡水水产养殖的规模化和规范化水平,完善水产加工质量监督和管理体系
3.5 增强政府对淡水鱼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构建多元化投资体系
本文编号:40521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4052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