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兵学文化要旨及其现世价值
本文关键词:齐鲁兵学文化要旨及其现世价值 出处:《孙子研究》2016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齐鲁兵学文化在地缘维度上,因海陆兼备而具有了富足的经济基础,表现出兵儒互补、文武并重的特性;在实践维度上,在先秦至于近现代的华夏战史中书写下金戈铁马、智力竞逐的生动篇章;在理论维度上,从浑厚的文化土壤中生发出自成格局、一脉相承的兵家、兵书、兵法。因此,齐鲁兵学呈现出融合创新、注重实效、崇尚智谋的主要旨归,这些要旨在千年而后的今天,依然在谋划区域经济布局、推进地方文化发展、助力国防军队建设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现世价值。
[Abstract]:Qilu military culture in the geographical dimension, because of both the sea and land has a rich economic foundation,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mentary forces and Confucianism, both civil and military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imension of practice,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the Chinese War in the pre-Qin Dynasty, a vivid chapter of intelligence competition was written. In the theoretical dimension, from the rich cultural soil born out of its own pattern, a continuous succession of soldiers, military books, the art of war. Therefore, Qilu military science presents a fusion of innovation, pay attention to practical results, advocate the main purpose of wisdom. These tenets are still of great value in planning the regional economic layout,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ture and helping the national defense army construction.
【分类号】:E892
【正文快照】: 在东极于海、西接中原、北依燕赵、南临从事农耕生产的西部先民注重传统,恪守礼徐淮的齐鲁大地上,诞生了绵延千年的齐鲁兵乐,逐步形成了鲁文化的基本特性;在海洋学文化。齐鲁兵学根植于齐鲁文化。《吕氏春生产条件影响下,从事渔业生产的东部先民秋·长见》云:“吕太公望封于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春阳;;彰显中国兵学辉煌与文化魅力的力作——读赵国华先生著《中国兵学史》[J];理论学刊;2006年02期
2 侯昂妤;;中国古代兵学的反思[J];军事历史;2011年05期
3 牟钟鉴;古代的智慧仍在闪光──读姜国柱《兵学与哲学》随感[J];孔子研究;1995年01期
4 何增光;中国古代兵学研究的上乘之作[J];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01期
5 刘庆;先秦南方兵学及其与齐国兵学之比较[J];管子学刊;1998年03期
6 李如龙,王晓光;《老子》兵学思想初探[J];军事历史;1999年01期
7 黄朴民;;齐鲁兵学的文化特征与时代精神[J];齐鲁文化研究;2002年00期
8 曾德明;整体思维与兵学传统[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9 陈焕良;一部富有创见的简帛文献研究著作──评《简帛兵学文献探论》[J];古汉语研究;2001年01期
10 黄朴民;秦汉兵学的建树及其文化特征[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曹永孚;;孙子兵学思想与当代国防观[A];山东孙子研究会2012年度年会材料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西安交通大学 魏靖宇;先秦兵学战略思想是我国传统兵学精华[N];人民日报;2014年
2 黄朴民;齐鲁兵学及其文化价值[N];光明日报;2003年
3 黄朴民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执行院长;古代兵学为当代军事文化提供历史智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赵承凤 田兆广 高珊 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中国兵学发祥地探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钟少异;传统兵学的战略智慧[N];学习时报;2014年
6 邱剑敏 张建国 本报记者 包国俊;不同兵学文化交流对话的平台[N];解放军报;2009年
7 张建国 本报记者 包国俊;最老的兵学,也是最新的兵法[N];解放军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郑英;感悟兵圣大智慧 学习实用方法论[N];深圳商报;2009年
9 草庐公;军事谋略要走出“重诡道轻科技”的狭路[N];中国国防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健;先秦三晋兵学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刘辉;晚清时期的重“军器”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周桂莲;《清史稿·艺文志·兵家类》及补顺治至嘉庆间兵书考释[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57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357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