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纽约市皇后道废弃高架景观空间转换方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1 21:43

  本文选题:风景园林 + 开放空间 ; 参考:《中国园林》2015年01期


【摘要】:城市高架桥的建设给人们带来出行便利的同时,其自身对于区域网络割裂的副作用和制约城市发展的弊端也日益明显。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轨道交通逐步转为地下,废弃的高架桥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隐患;包括城市死角、都市犯罪问题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以美国纽约市高架桥改造为例,从空间组织、横向交通网络联系,以及立体交通激活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景观空间对城市改造的重要作用。高架桥改造合理利用其城市载体功能,倡导以高架桥改造城市社区,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从而对于旧城区改造,减少城市死角有所裨益。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viaduct brings convenience for people to travel, at the same time, its own side effects to the regional network fragmentation and the drawbacks of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obvious.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urban rail transit gradually turned underground, the abandoned viaducts brought huge social hidden trouble to the city, including the dead corner of the city, the urban crime problem and the restriction to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aking the viaduct reconstruction of New York C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landscape space in urban reconstruc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space organization, transversal traffic network connection and three-dimensional traffic activ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rban life, viaduct reconstruction can make good use of the function of urban carrier,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urban communit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ity lif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renovation of the old urban area and the reduction of the dead corner of the city.
【作者单位】: 美国JUL城市设计事务所;
【分类号】:TU984.1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周军;沈林明;;合理的景观设计抵制城市死角达到犯罪预防——以上海市徐家汇某高架公园环境分析为例[J];华中建筑;2006年11期

2 周军;苟小燕;;空间形成组织交流设计理论和方法——以上海晨光集团景观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09年11期

3 周军;王巍;沈林明;;区域文化景观旅游带动地坑院建筑保护[J];山西建筑;2007年07期

4 周军;王巍;;无顶建筑式设计手法构建户外空间的若干思考[J];山西建筑;2014年18期

5 周军;王巍;;论图像解析与景观规划设计场地分析的价值及应用[J];华中建筑;2014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周详;;论城镇景观的环境意象与犯罪恐惧感[J];广东园林;2014年04期

2 周军;苟小燕;;空间形成组织交流设计理论和方法——以上海晨光集团景观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09年11期

3 潘珂;;城市绿地环境设计与城市安全关系研究综述[J];山西建筑;2009年07期

4 周军;王巍;;无顶建筑式设计手法构建户外空间的若干思考[J];山西建筑;2014年18期

5 周军;王巍;;论图像解析与景观规划设计场地分析的价值及应用[J];华中建筑;2014年07期

6 毛媛媛;戴慎志;沈志联;;国内城市空间环境与犯罪关系研究评析[J];人文地理;2010年03期

7 王发曾;;我国城市犯罪空间防控研究二十年[J];人文地理;2010年04期

8 严栋柱;毛媛媛;董衡苹;;基于犯罪预防的城市规划研究与启示[J];犯罪研究;2009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吴欣彦;豫西地坑窑院民居村落的调查报告[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2 张丽;基于反消极性的城市高架路桥下空间利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邓飞;城市高架桥主导下的开放空间设计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4 许多;三门峡陕县下沉式窑洞保护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5 秦嘉庆;三门峡陕县窑洞民居保护与发展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柴晨;城市住区空间环境可防卫性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乌恩,蔡运龙,金波;试论乡村旅游的目标、特色及产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黄艳;城市广场绿化植物及配植[J];中国花卉园艺;2003年12期

3 周军;沈林明;;合理的景观设计抵制城市死角达到犯罪预防——以上海市徐家汇某高架公园环境分析为例[J];华中建筑;2006年11期

4 周军;苟小燕;;空间形成组织交流设计理论和方法——以上海晨光集团景观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09年11期

5 史向红;山西省窑洞式生态建筑的设计与研究[J];山西建筑;2005年16期

6 周军;王巍;沈林明;;区域文化景观旅游带动地坑院建筑保护[J];山西建筑;2007年07期

7 李德根;;办公建筑中的非正式交流空间[J];山西建筑;2007年11期

8 林兆成;朱玲;王海丹;;道路空间功能的开发与利用——以沈阳新城子重点街路整治工程为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梁思成;林徽因;;古建序论——在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讲演记录[J];文物参考资料;1953年03期

10 屈德印,邢燕;河南省窑洞村落景观研究——以洛阳、三门峡两地为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园辑;;创意沙龙[J];园林;2004年06期

2 傅雪利;潘鄱;;郊区大盘模式景观空间规划初探[J];硅谷;2008年07期

3 张建华;沈凌燕;吴亚生;;城市景观空间设计中融入京剧元素[J];上海商业;2009年08期

4 王丽云;;杭州西湖景观空间营建中的“加”与“减”[J];装饰;2011年06期

5 户田芳树;刘佳;倪亦南;;日本的新景观空间——对外开放空间的景观[J];中国园林;2011年05期

6 刘扬;;德波景观空间文化理论述略[J];城市问题;2011年11期

7 曹峥;;河南南阳赊店古镇景观空间特色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8 李平毅;;四川自贡仙市古镇聚落景观空间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9 项文梅;;景观空间边缘区域怎样通过设计的手法减少交通事故[J];现代园艺;2012年24期

10 王亚玲;;景观空间的特征[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S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龙燕;王燕妮;;大城市边缘区景观空间特征研究的理论框架初探[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2 张醇琦;;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协调度评价及保护开发研究——以江苏无锡鹅湖镇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3 吴冰璐;李方正;;浅析受多种因子影响的景观空间设计方法——以南京明外郭绿廊空间设计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4 胡宝清;李玲;蒋树芳;;基于景观空间方法的广西喀斯特石漠化空间格局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上海奇创旅游规划咨询机构 张帅兵;关于“山地森林公园景观空间设计”研究[N];中国旅游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尹航;多样化景观空间营造舒适氛围[N];中国花卉报;2014年

3 记者 倪超英;世博会庆典广场 与黄浦江对话的景观空间[N];建筑时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王永忠;1000棵大树“搬”进来[N];兰州日报;2008年

5 华中科技大学 翟玉民;高新区周边村庄发展特征及规划布局分析(全文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6 记者 高扬 通讯员 高月清;市规划设计院浓墨重彩描绘城市画卷[N];安阳日报;2009年

7 黄利英 景惠安;浅谈居住区植物设计思路[N];中国花卉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姚准;景观空间演变的文化解释[D];东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安华;论景观空间中的“墙”[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2 姜乃煊;商业广场景观空间中文化媒介的表达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陈莹;城市景观空间系统设计的研究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4 张湛;城市景观空间的建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5 房鹏;视错觉在景观空间设计中的研究与运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颉芳芳;景观空间导向性设计方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7 李鹏英;园林景观空间的尺度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8 俞晨圣;论景观空间的界面[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9 黄智凯;湘南传统聚落水系景观空间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10 崔师尧;墙在现代景观空间中的运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06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006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9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