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中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及潜力研究——以新兴市场为例

发布时间:2018-09-17 12:10
【摘要】:本文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从两个层次分析了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农产品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并对贸易潜力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显示,在总量层次上,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对中国双边农产品贸易的扩大起到了促进作用,而经济距离对中国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各类区域经济组织作用不同,在分类层次上,除人口规模的影响不确定外,其他主要因素的作用与总量层次相同;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农产品双边贸易在总体上表现为"贸易不足",在5类农产品进出口上属于"贸易不足"的国家较多,表明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合作潜力巨大。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Abstract]:Based on the extended gravity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trade flows between China and 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 from two levels, and estimates the trade potential.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the total level, the economic scale and population scale have promoted the expansion of China's bilateral agricultural trade, while the economic distance has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bilateral agricultural trade. All kinds of regional economic organizations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the classification level, except for the uncertain impact of population size, the role of other main factors is the same as the total level. The bilateral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etween China and 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 is "insufficient trade" on the whole, and there are more countries with "insufficient trade" in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five kind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great potential for agricultural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下我国与新兴市场国际贸易合作战略及政策研究”(12CJY076) 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2013052003)资助
【分类号】:F323.7;F7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荣静;杨川;;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和贸易互补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8期

2 耿晔强;;巴西农产品出口我国市场的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11期

3 赵雨霖;林光华;;中国与东盟10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的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12期

4 程国强;呈现跌势的创汇大户——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J];国际贸易;1998年11期

5 周曙东;胡冰川;吴强;崔奇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区域农产品贸易的动态影响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10期

6 卢锋;比较优势与食物贸易结构———我国食物政策调整的第三种选择[J];经济研究;1997年02期

7 刘李峰;武拉平;;中国与南美国家农产品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巴西、阿根廷、智利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02期

8 汤碧;;中国与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与合作潜力[J];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10期

9 耿晔强;张碧玮;;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农产品贸易关系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10 吕玲丽;中国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定平,郭芳;安康水资源效能分析(Ⅱ)──对我国淡水养殖增长特征的分析[J];安康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2 卞彬;WTO规则对政府职能的四大挑战[J];财经科学;2002年03期

3 胡超;卢江海;;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评析[J];财经论丛;2009年04期

4 卢凌霄;周德;吕超;周应恒;;中国蔬菜产地集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寿光批发商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06期

5 詹晶;;湖南对东盟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与关键问题[J];东南亚纵横;2007年06期

6 江帆;郑学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内贸易结构优化分析[J];东南亚纵横;2011年02期

7 李明权;;韩国—东盟FTA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韩国的影响分析[J];东南亚研究;2010年03期

8 尹贻红;布娲鹣·阿布拉;;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分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8年11期

9 李豫新;李婷;;基于引力模型分析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2年02期

10 张家胜;赵玉;;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大豆进口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丽杰;巩在武;;气候变化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分析——以南京为例[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2 何伟;;我国大豆进口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A];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增刊)[C];2010年

3 张光南;陈坤铭;杨书菲;;ECFA对两岸三地的经济、贸易和产业影响——基于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的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3期[C];2012年

4 顾蕊;武拉平;李轩复;;中国兔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A];第二届(2012)中国兔业发展大会专辑一[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杨军红;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何伟;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食用油籽贸易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4 乔晶;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经济效应及可持续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陈秀莲;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与服务贸易壁垒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凌华;基于农产品贸易的中韩FTA可行性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陈如;国际货币秩序的演化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8 孙莹;ISO9000标准认证对贸易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寇全安;黄土高原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10 徐志刚;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燕;中国与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远铜;基于比较优势的中国—南美农产品贸易增长潜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田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段丽丽;基于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的中巴经贸关系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建蕾;中国对日本水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D];江南大学;2010年

6 方菲;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问题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杨羽;人民币汇率与中国—东盟贸易[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徐苗苗;中国对非洲跨国农业投资的细分行业及区位选择[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刘珊;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10 周小青;中国与东盟水果贸易的比较优势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桑百川;李计广;;拓展我国与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关系——基于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1年10期

2 史朝兴,顾海英;贸易引力模型研究新进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财贸研究;2005年03期

3 宋岩;侯铁珊;;中国—东盟关税同盟区的贸易效应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4 曹宏成;;中国出口贸易流量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1期

5 蔡春林;;中俄、中印、中巴经贸合作——基于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08年03期

6 武敬云;;中国与南非的经贸关系及发展前景——基于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10期

7 潘青友;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和贸易竞争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7期

8 谭晶荣;中印两国农畜产品贸易的比较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11期

9 孙林;;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关系——基于出口相似性指数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11期

10 田东文;王方明;;基于引力模型的双边贸易流量计量研究——对包含中国数据样本的适用性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丹;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0年02期

2 高彩云;浅析中国的农产品贸易[J];杭州科技;2000年04期

3 张桂林,刘晓光,王政宇;辽宁与日本农产品贸易回顾与分析[J];辽宁经济;2000年10期

4 马宇;我国农产品贸易政策亟需调整[J];政策;2000年03期

5 赵静 ,杜明霞;绿色壁垒与我国农产品贸易[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2年08期

6 梁秋燕;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2年09期

7 宋海英;农产品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及我国的对策[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吕宏;技术壁垒与农产品贸易[J];新农业;2002年04期

9 吕宏 ,刘彦波;技术壁垒在农产品贸易中的表现形式[J];新农业;2002年06期

10 李三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承诺[J];农家顾问;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宏;;入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2 张蕙杰;王瑜洁;;中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的比较优势分析[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3 赵玉榕;;当前两岸农产品贸易的跟踪分析[A];2006海峡两岸发展论坛文集[C];2006年

4 陈彤;;近10年来中日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冷传慧;;农产品贸易中价值标准设定与量化的探讨——以日本水产品进口为例[A];2009’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赵玉榕;;台湾农产品贸易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浅析[A];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25年庆暨台湾研究的基础与前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安洁;谢淑娟;来永钧;杨锐;刘春霞;刘志强;付庆伟;张伟;王海瑛;王雪;;山东省农产品国际市场准入技术措施研究与应对分析[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8 王音;;21世纪我国植保植检工作对农业发展及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相应对策[A];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9 陈继勇;隋晓锋;马继宪;雷欣;;中美农产品贸易相对国际竞争力研究[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10 穆月英;;我国农产品地区比较优势的定量分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6年年会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俞永炳;重视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2 本报记者 黄文方;农产品出口如何突破“重围”[N];农民日报;2001年

3 翁鸣;我国向农产品贸易大国迈进[N];国际商报;2006年

4 农业部信息中心 钟永玲;中越农产品贸易发展势头良好[N];国际商报;2006年

5 李高超;中方希望保障正常农产品贸易[N];国际商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董山峰;我国为何主动调低农产品出口增速[N];光明日报;2006年

7 许志平;发达国家为何极力保护农产品贸易?[N];金融时报;2006年

8 桂冕;我省农产品出口突破亿美元[N];江苏经济报;2006年

9 庞博;我对日农产品贸易如履薄冰[N];农民日报;2006年

10 记者 李莎 通讯员 王铭;我省前10月农产品创汇4.5亿美元[N];云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勤昌;农产品贸易保护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2 陈阵;美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唐仙丽;WTO框架下农产品贸易促进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4 杨莲娜;农业贸易政策改革及对中国与欧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5 司伟;FTA背景下中国与潜在自由贸易伙伴国家间农产品贸易关系[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6 董桂才;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赵文;国内支持与农产品贸易次优格局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8 杨金发;两岸农产品贸易障碍、潜力及突破路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滕;我国农产品贸易争端解决主体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刘伟轲;中俄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3 孟金花;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分析及我国应对策略[D];吉林大学;2010年

4 张君婷;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及解决对策[D];延边大学;2009年

5 仲晶;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政策取向[D];苏州大学;2004年

6 付建全;中国与欧盟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7 高慧;论日本的农产品贸易政策与法律[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宋新刚;中美农产品贸易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9 丁永晟;中日主要农产品贸易结构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石晓虎;战后美欧农产品贸易摩擦与思考[D];苏州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245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245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f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