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配置效率评价及影响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建设用地配置效率评价及影响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市化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与日益紧缺的土地资源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亟需提高建设用地配置效率。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以2003-2012年我国285个地级以上行政单元的数据为样本,构建了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建设用地配置效率指标评价体系,并通过投入产出指标变换法将环境污染指标纳入研究,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与Malmquist指数分别对建设用地静态与动态效率进行了比较。运用空间数据探索分析(ESDA)研究了建设用地配置效率的空间分异特征并进行全局统计与局域统计分析。通过理论分析与Tobit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区域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土地市场化程度、土地市场交易水平、土地财政依赖度、土地城镇化率、人口密度七个因素对建设用地配置效率的影响,并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回归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运用C2R模型的对偶方程式分析建设用地配置效率优化的投入产出调整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建设用地配置效率整体提升,但有效单元尚少,效率提升的动力来源是技术进步,2009-2011期间产业转型升级导致出现短暂性技术退步;(2)建设用地配置效率呈现较大空间差异,“一带一路”区域建设用地配置效率提升明显。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高值集聚与低值集聚并存、热点与冷点淡化现象;(3)区域经济水平、土地市场化率、地价、人口密度对建设用地配置效率有正向的影响,而产业结构、土地财政、土地城镇化率在不同区域表现出不同的作用;(4)投入产出调整方案表明投入方面主要需要调整地均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与环境污染,产出方面主要需要增加二三产业GDP与人均道路面积。
【关键词】:建设用地 配置效率 DEA Malmquist指数 空间分异 影响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01.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1 绪论11-18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2-15
- 1.1.1 研究的目的12-13
- 1.1.2 研究的意义13-15
- 1.2 主要的研究内容15-16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6-18
- 1.3.1 研究方法16
- 1.3.2 技术路线16-18
- 2 文献综述18-27
- 2.1 土地资源配置的相关概念界定18-20
- 2.1.1 建设用地18
- 2.1.2 建设用地配置18-19
- 2.1.3 建设用地配置效率19
- 2.1.4 建设用地优化配置19-20
- 2.2 土地资源配置的理论依据20-22
- 2.2.1 土地区位理论20
- 2.2.2 资源配置效率理论20-21
- 2.2.3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21-22
- 2.3 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回顾22-25
- 2.3.1 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测度方法22-23
- 2.3.2 土地配置效率影响因素23-24
- 2.3.3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24-25
- 2.4 小结25-27
- 3 建设用地配置效率评价27-54
- 3.1 建设用地配置效率评价的研究方法27-35
- 3.1.1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27-29
- 3.1.2 C2R模型与超效率模型29-32
- 3.1.3 Malmquist指数32-34
- 3.1.4 环境污染约束下的评价方法34-35
- 3.2 效率评价中的要素投入、产出与数据说明35-41
- 3.2.1 常规要素投入37-38
- 3.2.2 期望产出38-40
- 3.2.3 非常规投入40-41
- 3.3 建设用地配置效率的静态分析41-47
- 3.4 建设用地配置效率的动态分析47-54
- 4 建设用地配置效率的空间差异分析54-70
- 4.1 建设用地配置效率的空间分异格局55-58
- 4.2 建设用地配置效率空间分异的全局统计分析58-63
- 4.2.1 全局Moran’s I58-61
- 4.2.2 Getis-Ord General G61-63
- 4.3 建设用地配置效率空间分异的局域统计分析63-70
- 4.3.1 局部Moran’s I63-67
- 4.3.2 建设用地配置效率的热点分析67-70
- 5 建设用地配置效率的影响机制70-81
- 5.1 理论分析与影响机制70-75
- 5.1.1 政府因素的影响71-72
- 5.1.2 市场因素的影响72-73
- 5.1.3 区域环境的影响73-75
- 5.2 基于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75-81
- 5.2.1 总体回归结果与分析76-77
- 5.2.2 分区域回归结果分析与比较77-81
- 6 建设用地配置效率优化和对策建议81-92
- 6.1 简单优化模拟81-83
- 6.2 本文研究结论83-85
- 6.3 主要对策建议85-89
- 6.3.1 构建合理评价体系,把握土地配置现状85-86
- 6.3.2 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86
- 6.3.3 重视效率差异,采取差异化措施86-87
- 6.3.4 提高土地市场化率,促进节约集约利用87-88
- 6.3.5 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协调有序发展88-89
- 6.3.6 控制用地总量,挖掘建设用地潜力89
- 6.4 创新之处与进一步研究方向89-92
- 参考文献92-106
- 附表 1:建设用地配置效率优化投入产出调整方案106-117
- 致谢117-118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11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清滨;黄少安;;中国城市全要素土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5年05期
2 张子龙;薛冰;陈兴鹏;李勇进;;中国工业环境效率及其空间差异的收敛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2期
3 任家强;任宸萱;孔凡文;;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辽宁省城市建设用地配置效率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年12期
4 王丽娜;李世平;;沈阳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4年05期
5 倪楠;郭韬;;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以安徽省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29期
6 郭贯成;温其玉;;环境约束下工业用地生产效率研究——基于中国33个典型城市非期望产出的考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6期
7 汪文雄;余利红;刘凌览;杨钢桥;饶中一;罗冰;;农地整治效率评价研究——基于标杆管理和DEA模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6期
8 陈昊;夏方舟;严金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研究评述[J];中国土地科学;2013年11期
9 崔玮;苗建军;杨晶;;基于碳排放约束的城市非农用地生态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07期
10 仇兵奎;胡玲;;基于DEA模型的城市政府土地储备决策绩效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3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宇;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配置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建设用地配置效率评价及影响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6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6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