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武汉市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5 16:52
   从区域经济学发展历史来看,城市问题以及城市与其所在区域的关系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之一。鉴于城市尤其是大型中心城市作为经济的“增长极”,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力图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研究一个经济区域内中心城市发展的区域效应问题,并以武汉市为案例展开实证分析。 本文所研究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其实质就是在一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结构的动态发展中,研究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和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以及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不仅是一个与区域空间经济的现实结构相联系的静态问题,也是一个与经济发展和结构演化相关的动态问题。本文以区域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武汉城市圈为区域背景,运用CAD软件进行了地图的绘制,运用EXCEL软件进行了数据的处理和图形的绘制,并利用重力模型和城市流强度模型对武汉市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展开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第二章对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作了一个细致的理论分析,为后面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武汉市开埠至今经济发展的历程,以及在这一历程中武汉城市圈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第四章从整体经济发展的宏观角度出发,研究改革开放后武汉城市圈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整体态势以及武汉市经济地位的变化。利用重力模型,本章对当前武汉市以及武汉城市圈的区域空间结构进行了重点研究;第五章研究武汉市及武汉城市圈内产业升级及空间分布问题。这一章是本文的重点,本章首先分析武汉城市圈三大产业的结构演变和空间分布,其次利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借助经济地理技术讨论了武汉城市圈制造业的发展情况、空间分布以及武汉市制造业的升级和区域效应问题,最后转入对武汉市服务业的研究,分析了武汉市服务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和当前的区域服务能力;第六章是在前面各章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化。在完成上面从宏观到微观的层层分析之后,对全球化背景下武汉市区域服务功能的分析也将成为本文研究的一个落脚点,本章全面剖析武汉市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将对相关问题作一个辨析和展望;最后得出了一系列有益的结论。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F127;F224
【部分图文】:

武汉市经济,联系强度


图4一6武汉城市圈地区各城市与武汉市经济联系强度图资料来源:根据表4一3整理绘制如图4一6所示,鄂州、孝感等地与武汉的经济联系强度大,但他们的总体发展水平却落后于其他城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心城市武汉目前对周边城市的集聚功能要远大于其扩散功能,而不能发挥像上海对苏州等周边城市明显的辐射作用。因此要加快核心城市的发展,增强武汉市的综合实力,以此来更好地凸现中心城市的集聚与扩散功能,更好地促进城市圈整体实力的提升。4.4.2以武汉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联系网络和城市群空间结构城市是区域经济的主要载体,而城市群的分布和连绵状况反映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空间特征。作为区域城镇体系表现的一种特殊形式,城市群是反映城市密集分布的空间概念。经过一年的磨合运作

城镇分布,城镇分布,联系强度


口联系强度30一40口联系强度<30图4一6武汉城市圈地区各城市与武汉市经济联系强度图资料来源:根据表4一3整理绘制如图4一6所示,鄂州、孝感等地与武汉的经济联系强度大,但他们的总体发展水平却落后于其他城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心城市武汉目前对周边城市的集聚功能要远大于其扩散功能,而不能发挥像上海对苏州等周边城市明显的辐射作用。因此要加快核心城市的发展,增强武汉市的综合实力,以此来更好地凸现中心城市的集聚与扩散功能,更好地促进城市圈整体实力的提升。4.4.2以武汉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联系网络和城市群空间结构城市是区域经济的主要载体,而城市群的分布和连绵状况反映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空间特征。作为区域城镇体系表现的一种特殊形式,城市群是反映城市密集分布的空间概念。经过一年的磨合运作

分布图,金字塔结构,分布图,中心城市


资料来源:根据表4一4绘制根据师文明,高俊杰的分析,武汉城市圈的城市结构可以形成“1一3一5”的金字塔式合理格局,结果见表4一4和图4一8。1.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为武汉市。因此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培育城市圈有竞争力的增长极,以带动整个城市圈的发展。首先是要优化对外开放环境,着力营造武汉对内对外开放的良好环境。其次是要再造武汉制造业品牌,加快发展武汉现代制造业。再次是要确保一批国家级名牌大学、重点研究基地、高科技产业园等在汉继续发展壮大。此外,还可以举办国际性展览会或会议来提升武汉的国际影响力。2.为解决武汉城市圈城市结构断层的问题,应该将鄂州市、黄石市和潜江市为城市圈二级中心城市的培育对象。尤其是鄂州市和黄石市,经济集聚效应最高,距离二级中心城市的起点值也最近,因此应该作为重中之中来进行发展。此外,还应该利用鄂州和黄石距离中心城市武汉较近的优势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巍;;机场推动城市总部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J];民航管理;2013年07期

2 郭闻涛;车宇;褚国强;李凌霄;;民营经济持续稳固 减税降费初见成效——税收视角下的吕梁民营经济发展[J];山西财税;2019年06期

3 高e

本文编号:28192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192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2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