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关中城市群产业分工及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4 06:39
   21世纪,城市群已成为参与经济竞争的基本单元。城市群的形成是在城市间产业和职能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是经济高度一体化的结果;城市群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以及由此形成的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是构成城市群整体效应和综合竞争能力的基础条件。城市群是城市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具备特定地理条件的区域内出现的空间再组织现象;而空间组织的变迁则是以产业在不同等级的城市内进行重组为主要内容的,因而,城市群产业结构以及地域分工的调整与优化成为城市群实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 关中城市群作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影响范围最广的城市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提高关中城市群的竞争力,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问题,而提升城市群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产业的合理分工及协调发展。 本文以关中城市群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选取关中城市群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五个地市2005年统计年鉴数据,着重对五地市的工业行业进行了行业相似程度、地区产业同构程度和行业地理集聚程度的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选用区位商、产业专门化率、比较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对地区产业分工协调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了关中城市群各地区产业协调发展方案;依照关中城市群产业地理分布状况,结合各地区综合优势产业,提出了关中城市群优势产业密集带规划。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有: (1)行业相似程度较大的行业约占总数的70%,这意味着关中城市群工业大部分行业在地理空间上存在着产业相似的问题。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塑料制品业、橡胶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相似程度最高,而这些行业正是各地区最为主要的产业部门。 (2)区域一级核心城市西安市和区域二级核心城市宝鸡市产业同构系数较大,产业发展相近程度高,城市职能相近,分工不明确,城市间功能关系有待优化。就二级核心城市而言,宝鸡市和渭南市产业同构程度较大。城市之间表现出更多的竞争关系,而不是合作关系,这不能发挥各区域优势,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增长。 (3)通过地理集中指数的测定表明,一半以上的工业行业处于地理集聚状态,还有近一半行业处于分散状态,行业整体分布较均衡,部分行业呈现明显集聚趋势。 (4)依照关中城市群工业产业地理分布状况,结合各地区产业专业化及关中专业化发展情况、产业规模和产业链条及产品分工,提出关中城市群应发展汽车生产制造,石油化工产业,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烟草产业,医药制造,有色冶金制造七大产业密集带。 本论文创新之处在于: (1)在研究视角上,从行业单体角度和区域产业整体角度多层面考察关中城市群产业同构问题,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关中城市群产业分工的现状。 (2)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多重定量方法研究了关中城市群产业同构问题,用多重指标法来分析关中各城市所具有综合优势的产业。 (3)在研究内容上,既研究了关中城市群的产业同构状况,同时还研究了关中城市群的产业集聚现象,并把分工和集聚这一矛盾体统一起来,既提出了产业分工的方案,又提出了产业密集带的规划,使分工合作利益和集聚规模利益都得到了实现;就产业分工的基础从自然、基础设施、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关中城市群产业分工的必然性做了铺垫。 (4)在研究思路上,主要用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协调关中城市群产业分工问题,打破了传统的产业间分工研究思路,并详尽提出了各市相似产业发展的具体方向,为政府产业调控提供了一种操作性较强的方案。
【学位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127
【部分图文】:

城市群,演化规律


第2章城市群产业分工和布局的理论基础组织递擅的阶段性规律的反映。城市群地域结构演化模散发展的单核心城市阶段,城市组团阶段,城市组群扩展。城市群形成后,各城市间的共生互控效应逐步加强,城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梯度转移的波及效应逐渐明显,不同行政隶属关系逐步弱化,同一等级城市间的横向联系进一构的功能组织方式日益优化。}

空间分布,城市群体结构,形式


群地域结构的功能组织方式日益优化。}图2一1城市群地域结构演化规律图Fig.2一 1Evolutionlawofregionalstruetureofurbanagglomerations2.1.3城市群空间等级结构理论薛东前等(2002)在《城市群演化的空间过程及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一文中系统地提出了城市群空间等级结构理论。他认为,从总体上看,城市群以首位城市为核心依次向外推移,城镇的规模、城镇的密度、城镇及城镇组群的等级依次降低。空间分布的节点在吸引和排斥的作用下,使其分布趋于均匀,而由于各节点生长机会和能力的不均衡,,.相互作用场的强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导致城市规模和分布的梯度差异。由于集聚效应,能量向较高的区域和个体集聚,形成随城市规模增大而城市个体数目的逐级递减,规模较大的个体占据和影响的空间愈来愈大

都市圈,总体规划,西安,关中城市群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状基础较好的综合优势,发展成为经济、金融、商贸、信息、文化、科教中心,建成国际著名旅游城市、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中国西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型制造业和装备工业基地冈。(4)关中城市群交通制导作用将进一步发挥城市群的交通制导作用是指城市交通对城市群地域基本单元的制约和引导作用,促成沿交通走廊的城市组团或城市组群的城市群地域结构。随着关中环线的建成、省内“三纵四横五辐射”的高速公路网的形成和未来关中城市群城市之间的快速干线的形成,相应的城市群空间结构也应从“放射状”的“群”结构,向“蜘蛛网状”的“圈层”结构发展。关中城市群交通网络的完善,将进一步引导城市群地域结构的变化,城市之间的空间流向将会发生很大变化,通过交通的引导作用带动地域结构的变化,地域结构又通过传动作用,使经济联系通过城市的职能和等级分工,逐步扩展到整个城市群内部,使关中城市群的经济扩散效应和渗透效应得到进一步发挥。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董欣;网络化: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发展策略及规划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郝俊卿;关中城市群产业集聚特征、机理及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珊;工业化后期城市产业布局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吴振明;辽中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3 罗晶;关中城市群城镇体系时空演变及结构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赵持源;基于水环境经济综合指数的渭南市产业布局优化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40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40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8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