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经济圈产业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9 13:14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构建太原经济圈,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迫切要求。加快太原经济圈发展,打造山西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增强省城太原市的核心增长极和强劲辐射源作用,是提升太原综合实力,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山西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带动全省经济腾飞的重大举措。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调整太原经济圈产业结构,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合理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协调区域产业发展,形成强劲的竞争优势。 本文首先根据地区资源优势和与省城太原市联系的紧密程度,对太原经济圈的各个圈层进行了划分;在本文的核心部分,运用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方法,分别对省会太原市和整个太原经济圈区域的产业结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太原市和整个经济圈的产业结构都仍呈现出“二、三、一”的格局,并且存在第一产业效率偏低,第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份额相对不足的问题;针对产业结构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促进太原市及太原经济圈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太原市的产业集聚和核心带动作用,也将使整个太原经济圈综合竞争力得到不断提高;并对整个太原经济圈的产业进行合理布局,整合圈内旅游资源,并促进六大产业集群的形成,减少各地区产业雷同现象,避免盲目竞争和资源浪费,提高资源整合和配置效率,加快太原经济圈产业的协调、快速发展。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促进山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学位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127
【部分图文】:
图 2.1 太原经济圈区域框架图结构的圈层划分及空间联系方式济圈的圈层划分的空间结构一般划分为三个层次,通常是由核心区和两干交通干线或产业带相连接。各圈层的划分主要是依据的分工,以下是太原经济圈各城市职能及产业分工表[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60951
【学位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127
【部分图文】:
图 2.1 太原经济圈区域框架图结构的圈层划分及空间联系方式济圈的圈层划分的空间结构一般划分为三个层次,通常是由核心区和两干交通干线或产业带相连接。各圈层的划分主要是依据的分工,以下是太原经济圈各城市职能及产业分工表[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屈有明;荣飞;柴林木梁;;新形势下太原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冉;“呼包鄂”经济圈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陈刘春;基于区域发展阶段与城市辐射力的山西省经济区划[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609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60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