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中国省域数字经济空间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0 13:24
  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浪潮下,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是我国的战略性目标,由于各省数字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平衡,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区域数字经济格局优化与一体化发展,从空间相关性角度,基于“网络空间”和“空间计量”双视角全方位研究分析我国各省数字经济发展定位、空间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解决了现有研究中未考虑区域间空间交互作用与溢出效应程度而进行简单空间划分的问题,并量化研究了中国省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与空间溢出效应。首先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中国数字经济联系网络,测算了各项网络指标对各省数字经济发展角色与功能定位,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中国数字经济空间网络布局。从整体网络看,中国各省数字经济联系日趋成熟,范围持续扩大并呈均衡化发展,具有多中心集聚特征;从省域角度,高核心度城市由“质大量少”逐渐向“质均量多”转变;总体呈现由东部向西部递减的梯度发展态势,但部分省市的数字经济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特征。东部地区浙江、广东、山东、上海、江苏等省市均处于领先地位,是网络中的核心;中部地区如安徽、河南、湖北等省市数字经济呈相对均衡发展态势;西部地区四川、重庆、陕西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兴点,其他地区需要进一步积累发...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实际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3.1 数字经济相关研究
        1.3.2 省域间经济联系相关研究
        1.3.3 区域经济社会网络分析
        1.3.4 区域经济空间计量相关研究
    1.4 选题依据与思路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5.1 研究内容
        1.5.2 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方法与模型概述
    2.1 引力模型理论
    2.2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2.2.1 网络构建方法
        2.2.2 网络特征测量指标
        2.2.3 凝聚子群分析法
    2.3 空间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
        2.3.1 空间计量模型
        2.3.2 传统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2.3.3 空间权重矩阵改进
第3章 数据选取与变量设定
    3.1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与特点
    3.2 数据与变量选择及来源
第4章 省域数字经济网络结构分析
    4.1 阈值法去噪
    4.2 网络结构图形分析
    4.3 网络指标分析
    4.4 本章总结
第5章 省域数字经济影响因素空间计量分析
    5.1 空间相关性检验
    5.2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5.3 模型稳健性检验
    5.4 进一步实证
    5.5 本章总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东北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分异及成因[J]. 田俊峰,王彬燕,王士君,程利莎.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9(06)
[2]中国省域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分化格局研究[J]. 张雪玲,吴恬恬.  调研世界. 2019(10)
[3]数字经济热潮下中国ICT制造业的发展质量及区域特征——基于省域数据的实证分析[J]. 陈楠,蔡跃洲.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9(05)
[4]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J]. 钟业喜,毛炜圣.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5]新技术革命下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增长、高质量就业[J]. 蔡跃洲,陈楠.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05)
[6]我国数字化贫困地理集聚特征及时空演化机制[J]. 彭继增,陶旭辉,徐丽.  经济地理. 2019(02)
[7]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J]. 张春飞,范昕.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19(02)
[8]网络强国背景下网络竞争力的区域差异及提升路径[J]. 程晨,张毅,王启飞.  中国流通经济. 2019(01)
[9]数字经济:方兴未艾,未来可期[J]. 巴曙松,黄文礼,杨可桢.  现代商业银行. 2018(21)
[10]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当时[J]. 鲁春丛.  通信世界. 2018(30)



本文编号:3694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694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d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