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我国东西部区域宏观税负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1 08:41
  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指纳税人承受国家税收的状况或量度,反映一定时期内社会产品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数量关系。宏观税负问题是税收政策和制度的核心问题,它一方面影响着国家集中财力的多少和宏观调控能力的强弱,另一方面影响着企业和居民的负担水平,从而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具体到一个国家的不同区域,财政收入是否充足以及宏观税负的高低与经济增长和经济总量的大小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其承受税负的能力越强,宏观税负的上限水平越高;反之,经济越不发达,其承受税负的能力越弱,宏观税负的上限水平越低。 在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但各地区的宏观税负水平却有悖于上述共识,即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而税收负担相对较轻,西部地区经济落后而税负相对较重。那么,这样宏观税负对西部来说是否合理、是否正常?适合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判断当前东西部宏观税负的合理性,倘若当前东西部税负水平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又该如何改进和优化?这一个个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亟需解决。因此,选择东西部区域宏观税负进行比较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又有研究价值。 本文综合考虑地理及经济发展因素,将东部地区界定为辽宁、北京...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选题背景、意义及研究价值
    0.2 相关范畴界定
        0.2.1 东部区域
        0.2.2 西部区域
        0.2.3 宏观税负
    0.3 相关文献综述
        0.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0.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0.4 研究的思路及主要内容
1 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税收概况
    1.1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税收概况
        1.1.1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1.1.2 东部地区税收概况
    1.2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税收概况
        1.2.1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1.2.2 西部地区税收概况
2 区域宏观税负的衡量指标及一般影响
    2.1 区域宏观税负的概念及内涵
        2.1.1 区域宏观税负的概念
        2.1.2 区域宏观税负的内涵
    2.2 区域宏观税负的衡量指标
    2.3 区域宏观税负的一般影响
        2.3.1 区域宏观税负影响投资
        2.3.2 区域宏观税负影响消费
        2.3.3 区域宏观税负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3 东西部区域宏观税负比较
    3.1 东部区域宏观税负分析
        3.1.1 东部区域宏观税负趋势分析
        3.1.2 东部各省区宏观税负离散程度分析
        3.1.3 东部区域宏观税负弹性分析
        3.1.4 东部区域宏观税负演变特点
    3.2 西部区域宏观税负分析
        3.2.1 西部区域宏观税负趋势分析
        3.2.2 西部各省区宏观税负离散程度分析
        3.2.3 西部区域宏观税负弹性分析
        3.2.4 西部区域宏观税负演变特点
    3.3 东西部区域宏观税负比较分析
        3.3.1 东西部区域宏观税负走势比较
        3.3.2 东西部宏观税负离散程度比较
        3.3.3 东西部宏观税负弹性比较
    3.4 基本结论
4 东西部区域宏观税负差异的主要原因及合理性判断
    4.1 东西部区域宏观税负差异的原因
        4.1.1 经济效益是形成区域宏观税负差异的关键因素
        4.1.2 产业结构是形成区域宏观税负差异的重要因素
        4.1.3 有关税收政策不完善是形成区域宏观税负差异的制度因素
        4.1.4 各地征管力度不均是形成区域宏观税负差异的人为因素
    4.2 东西部区域宏观税负差异的合理性判断
        4.2.1 区域宏观税负合理性判断的标准
        4.2.2 东西部区域宏观税负水平的合理性判断
5 调节东西部宏观税负的基本思路
    5.1 提高西部地区经济效益,着力培育优质税源
        5.1.1 提高技术含量在GDP 中的比重,注重内涵式发展模式
        5.1.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5.2 调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扩大可税GDP 范围
        5.2.1 加强资源与能源管理
        5.2.2 在工业产业中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5.2.3 注重服务业的发展
    5.3 完善税收制度,逐步消除区域税收歧视
        5.3.1 加快增值税转型进程,避免出现新的地域性税负差别
        5.3.2 扩大消费税征税范围,优化消费税税源空间结构
        5.3.3 严格政策性减免,完善企业所得税制
    5.4 合理划分税收管理权限,适当增加地方政府财权
        5.4.1 以税收发源地为准,重新划分收税管理权
        5.4.2 适当分权,逐步建立完善的地方税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区间宏观税负差异的分析[J]. 陈光林.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08(04)
[2]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分析及对策研究[J]. 张源.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08(04)
[3]从地区税负差异浅析中国宏观税负情况[J]. 胡卓娟.  当代经济(下半月). 2008(02)
[4]关于我国宏观税负合理水平的探讨[J]. 张德志.  理论前沿. 2007(24)
[5]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测度与评判[J]. 李波.  税务研究. 2007(12)
[6]我国当前的宏观税负水平评析[J]. 钟鸣明.  税务研究. 2007(12)
[7]宏观税负结构分析及优化建议[J]. 河南省税务学会课题组,钱国玉.  税务研究. 2007(12)
[8]论我国宏观税负的发展趋势[J]. 刘新利.  税务研究. 2007(12)
[9]区域宏观税负影响因素分析[J]. 王伟,赵应堂.  发展. 2007(10)
[10]关于我国宏观税负问题的探讨[J]. 周岑燕.  时代经贸(中旬刊). 2007(S6)

博士论文
[1]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D]. 刘普照.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我国宏观税负与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 陈小玉.福建师范大学 2007
[2]广东省宏观税负研究[D]. 秦艳.暨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953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6953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2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