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水库上游地区生态补偿对农户生计影响的研究 ——以河北省丰宁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18 17:13
流域生态补偿对于流域上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密云水库是首都北京的重要饮用水源。为了保证密云水库的水质水量,确保北京市的用水安全,本世纪以来,国家、河北省、北京市努力探索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及完善,在密云水库上游地区陆续实施了多项生态补偿项目,以不断提高密云水库上游地区保护水资源的积极性。农户作为生态补偿最广泛的参与者和利益最直接的攸关者,其生态建设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生态建设成果,‘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尤为值得关注。本文选取密云水库上游地区的河北省丰宁县为研究区,基于农户生计视角,分析了现有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生计的影响,以期从农户可持续发展角度,为现行生态补偿政策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本文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对研究区农户参与的退耕还林、稻改旱、节水灌溉三项生态补偿工程进行相关评价分析,其中以农户参与最广泛的退耕还林工程为重点进行实证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农户生计现状特征;(2)重点以统计对比分析和多元回归模型等计量经济方法,实证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计策略和生计结果的影响;(3)分别从机会成本与效益对比、满意度两个方面,分析了三项生态补偿...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目的及研究问题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1.3.4 研究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生态补偿研究概述
2.1.1 生态补偿定义
2.1.2 我国生态补偿研究现状
2.2 农户生计研究概述
2.2.1 农户生计定义
2.2.2 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
2.2.3 农户生计研究的其他途径
2.2.4 农户生计研究方法
2.3 我国关于生态补偿对农户生计影响的研究进展
2.3.1 退耕还林对农户生计的影响
2.3.2 稻改旱对农户生计的影响
2.3.3 其他生态补偿对农户生计的影响
2.4 理论基础
2.4.1 外部性理论
2.4.2 农户行为理论
2.4.3 可持续生计理论
第3章 研究区域相关概况
3.1 密云水库概况
3.1.1 水源概况
3.1.2 发展历程
3.2 密云水库上游地区概况
3.2.1 社会经济条件
3.2.2 生态补偿实施概况
3.3 丰宁概况
3.3.1 基本情况
3.3.2 社会经济条件
3.3.3 水资源条件
3.3.4 生态补偿实施概况
第4章 研究区农户生计现状分析
4.1 数据来源
4.2 样本描述
4.2.1 样本乡镇基本特征
4.2.2 样本农户分布特征
4.3 研究框架构建与变量选取
4.3.1 研究框架构建
4.3.2 变量选取
4.4 研究区农户生计现状特征
4.4.1 生计资本特征
4.4.2 生计策略特征
4.4.3 生计结果特征
第5章 退耕还林对农户生计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退耕农户和非退耕农户生计比较
5.1.1 生计资本的比较
5.1.2 生计策略的比较
5.1.3 生计结果的比较
5.2 退耕还林对农户生计影响的回归分析
5.2.1 模型构建
5.2.2 回归结果描述
5.2.3 回归结果分析
第6章 生态补偿对农户收益的影响及农户满意度分析
6.1 生态补偿工程对农户收益的影响
6.1.1 退耕还林地机会成本与收益比较
6.1.2 稻改旱地机会成本与收益比较
6.1.3 节水灌溉工程机会成本与收益比较
6.2 农户对生态补偿工程的满意度分析
6.2.1 农户对生态补偿工程的总体满意度
6.2.2 农户对生态补偿工程不满意的原因
第7章 结论、建议及不足之处
7.1 结论
7.1.1 退耕还林对农户生计的影响是积极的,但总体影响不大
7.1.2 “稻改早”对农户收益有直接负面影响
7.1.3 生态补偿项目管理问题遏制了一些项目效益的发挥
7.1.4 生态补偿项目对农户的生活方式影响很小
7.1.5 农户对农业的依赖性正逐步降低,农户生计呈多样性
7.2 建议
7.2.1 应对林业补偿项目的发展给予更多支持
7.2.2 应建立以物价为基准的“稻改早”补偿机制
7.2.3 应建立完善生态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管机制
7.2.4 应加强生态补偿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农户良好的生活习惯
7.2.5 北京市和当地政府应在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上发挥更大作用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南京市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评价[J]. 周洁,姚萍,黄贤金,陈志刚. 中国土地科学. 2013(11)
[2]中国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及趋向[J]. 何仁伟,刘邵权,陈国阶,谢芳婷,杨晓佳,梁岚. 地理科学进展. 2013(04)
[3]新时期不同类型农户生计脆弱性研究——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J]. 谷雨,王青. 湖北农业科学. 2013(07)
[4]生态补偿对农户生计的影响——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J]. 赵雪雁,张丽,江进德,侯成成. 地理研究. 2013(03)
[5]环京津贫困地区退耕还林后期成果维护建议[J]. 张贵军,张蓬涛,张慧. 林业资源管理. 2013(01)
[6]区域生态合作机制下的可持续农户生计研究——以“稻改旱”项目为例[J]. 梁义成,刘纲,马东春,王凤春,郑华. 生态学报. 2013(03)
[7]生态补偿对贫困农户生计能力影响的定量分析[J]. 王立安,刘升,钟方雷. 农村经济. 2012(11)
[8]基于发展权价值评估的太湖东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J]. 陈江龙,姚佳,徐梦月,陈雯. 湖泊科学. 2012(04)
[9]Relationship analysis between livelihood assets and livelihood strategies:A Heihe River Basin example[J]. Fang Su 1*,HaiYang Shang 2 1.College of Economics,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anzhou,Gansu 730050,China 2.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Lanzhou,Gansu 730050,China. 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2(03)
[10]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估算——以贵阳鱼洞峡水库为例[J]. 靳乐山,左文娟,李玉新,赵怡,张庆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02)
硕士论文
[1]参与旅游业与牧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D]. 张海盈.新疆农业大学 2013
[2]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影响机制研究[D]. 林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3]可持续生计框架下退耕还林对农户生计影响研究[D]. 唐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4]退耕还林农户收入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D]. 冯晓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5]“稻改旱”对农户生计的影响[D]. 刘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6]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邓明翔.云南财经大学 2012
[7]生态补偿对农户生计的影响[D]. 张丽.西北师范大学 2012
[8]大伙房水库上游地区生态补偿研究[D]. 姜曼.吉林大学 2009
[9]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生计的影响[D]. 文彩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8
本文编号:3400526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目的及研究问题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1.3.4 研究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生态补偿研究概述
2.1.1 生态补偿定义
2.1.2 我国生态补偿研究现状
2.2 农户生计研究概述
2.2.1 农户生计定义
2.2.2 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
2.2.3 农户生计研究的其他途径
2.2.4 农户生计研究方法
2.3 我国关于生态补偿对农户生计影响的研究进展
2.3.1 退耕还林对农户生计的影响
2.3.2 稻改旱对农户生计的影响
2.3.3 其他生态补偿对农户生计的影响
2.4 理论基础
2.4.1 外部性理论
2.4.2 农户行为理论
2.4.3 可持续生计理论
第3章 研究区域相关概况
3.1 密云水库概况
3.1.1 水源概况
3.1.2 发展历程
3.2 密云水库上游地区概况
3.2.1 社会经济条件
3.2.2 生态补偿实施概况
3.3 丰宁概况
3.3.1 基本情况
3.3.2 社会经济条件
3.3.3 水资源条件
3.3.4 生态补偿实施概况
第4章 研究区农户生计现状分析
4.1 数据来源
4.2 样本描述
4.2.1 样本乡镇基本特征
4.2.2 样本农户分布特征
4.3 研究框架构建与变量选取
4.3.1 研究框架构建
4.3.2 变量选取
4.4 研究区农户生计现状特征
4.4.1 生计资本特征
4.4.2 生计策略特征
4.4.3 生计结果特征
第5章 退耕还林对农户生计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退耕农户和非退耕农户生计比较
5.1.1 生计资本的比较
5.1.2 生计策略的比较
5.1.3 生计结果的比较
5.2 退耕还林对农户生计影响的回归分析
5.2.1 模型构建
5.2.2 回归结果描述
5.2.3 回归结果分析
第6章 生态补偿对农户收益的影响及农户满意度分析
6.1 生态补偿工程对农户收益的影响
6.1.1 退耕还林地机会成本与收益比较
6.1.2 稻改旱地机会成本与收益比较
6.1.3 节水灌溉工程机会成本与收益比较
6.2 农户对生态补偿工程的满意度分析
6.2.1 农户对生态补偿工程的总体满意度
6.2.2 农户对生态补偿工程不满意的原因
第7章 结论、建议及不足之处
7.1 结论
7.1.1 退耕还林对农户生计的影响是积极的,但总体影响不大
7.1.2 “稻改早”对农户收益有直接负面影响
7.1.3 生态补偿项目管理问题遏制了一些项目效益的发挥
7.1.4 生态补偿项目对农户的生活方式影响很小
7.1.5 农户对农业的依赖性正逐步降低,农户生计呈多样性
7.2 建议
7.2.1 应对林业补偿项目的发展给予更多支持
7.2.2 应建立以物价为基准的“稻改早”补偿机制
7.2.3 应建立完善生态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管机制
7.2.4 应加强生态补偿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农户良好的生活习惯
7.2.5 北京市和当地政府应在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上发挥更大作用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南京市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评价[J]. 周洁,姚萍,黄贤金,陈志刚. 中国土地科学. 2013(11)
[2]中国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及趋向[J]. 何仁伟,刘邵权,陈国阶,谢芳婷,杨晓佳,梁岚. 地理科学进展. 2013(04)
[3]新时期不同类型农户生计脆弱性研究——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J]. 谷雨,王青. 湖北农业科学. 2013(07)
[4]生态补偿对农户生计的影响——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J]. 赵雪雁,张丽,江进德,侯成成. 地理研究. 2013(03)
[5]环京津贫困地区退耕还林后期成果维护建议[J]. 张贵军,张蓬涛,张慧. 林业资源管理. 2013(01)
[6]区域生态合作机制下的可持续农户生计研究——以“稻改旱”项目为例[J]. 梁义成,刘纲,马东春,王凤春,郑华. 生态学报. 2013(03)
[7]生态补偿对贫困农户生计能力影响的定量分析[J]. 王立安,刘升,钟方雷. 农村经济. 2012(11)
[8]基于发展权价值评估的太湖东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J]. 陈江龙,姚佳,徐梦月,陈雯. 湖泊科学. 2012(04)
[9]Relationship analysis between livelihood assets and livelihood strategies:A Heihe River Basin example[J]. Fang Su 1*,HaiYang Shang 2 1.College of Economics,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anzhou,Gansu 730050,China 2.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Lanzhou,Gansu 730050,China. 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2(03)
[10]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估算——以贵阳鱼洞峡水库为例[J]. 靳乐山,左文娟,李玉新,赵怡,张庆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02)
硕士论文
[1]参与旅游业与牧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D]. 张海盈.新疆农业大学 2013
[2]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影响机制研究[D]. 林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3]可持续生计框架下退耕还林对农户生计影响研究[D]. 唐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4]退耕还林农户收入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D]. 冯晓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5]“稻改旱”对农户生计的影响[D]. 刘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6]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邓明翔.云南财经大学 2012
[7]生态补偿对农户生计的影响[D]. 张丽.西北师范大学 2012
[8]大伙房水库上游地区生态补偿研究[D]. 姜曼.吉林大学 2009
[9]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生计的影响[D]. 文彩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8
本文编号:34005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400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