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代际收入流动特点及变迁——基于收入分布分解的视角
本文选题:代际收入流动 + 分解法 ; 参考:《财经科学》2017年01期
【摘要】:对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的中国来说,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代际流动性与代际公平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选取了CHNS数据库中的4个年份,将分解的思想运用到代际收入流动分析中,考察了近年来我国代际收入流动的特点及变迁,发现20年来我国代际收入流动性并没有得到改善,父代因素在解释子代收入差距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子代自身的努力效应正在减弱。
[Abstract]:For China in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issues of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and intergenerational equity have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the social concern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is paper selects four years in CHNS database, applies the idea of decomposition to the analysis of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flow, and exam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of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flow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It is found that the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mobility has not been improved in China in the past 20 years. The paternal factor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explaining the income gap of the offspring, and the effort effect of the offspring itself is weakening.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基金】: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ATJ003) 2014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PSSR)(2014335) 2010年度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项目(2010LC12)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3&ZD171)资助
【分类号】:F124.7;C91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洪其;;“代际效应”损害就业公平[J];山东劳动保障;2006年10期
2 唐林翔;;大学生如何克服就业压力 解除就业“代际效应”的影响[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7年01期
3 林凯;曹顺仙;葛富莲;;一个不应被忽视的伦理维度:代际伦理——中国当代代际伦理研究综述[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杜宏静;;试论基于家庭代际改善的教育公平[J];江苏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5 成伟;;资源与环境代际公正及其实现[J];学术交流;2009年06期
6 梁成帅;;空间争夺与代际政治[J];求是学刊;2011年02期
7 廖小平;论作为现代性问题的代际伦理[J];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8 廖小平;代际伦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新的研究课题[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庞晓波;赵玉龙;唐亮;;代际交换难题与货币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6年04期
10 廖小平;张长明;;价值观代际分化的多维解读[J];求索;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宝华;;试论现代代际观[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3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3年
2 莫培滔;;老年人要做好家庭代际和谐的表率[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何佳讯;才源源;秦翕嫣;;消费者代际品牌资产的结构与测量:基于双向影响的视角[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陈亚南;;营建和谐的家庭[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魏仲吾;;代际交流的动力浅说[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蒋云峗;任若恩;;中国代际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研究[A];变革中的稳健: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5[C];2005年
7 韦贵tD;;坚持统筹兼顾发展代际和谐关系[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李宗明;;浅谈代际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一——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九)[C];2006年
9 伍如昕;;谁更幸福?——代际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10 马丁·柯利;马尔科·阿尔伯蒂尼;哈拉尔德·屈讷蒙德;李霞;;成人家庭代际联系:从比较调查研究得出的证据[A];教育领导研究(第一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法国记者 邢雪;法国“代际合同”促进青年就业[N];人民日报;2013年
2 肖守渊;代际和谐离不开敬老爱老[N];江西日报;2014年
3 高昌;“代际文学”:一个热烈的伪话题[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葛登扬;天津“代际婚姻”增多[N];新华日报;2004年
5 唐元仲;利益组合的代际婚姻不容乐观[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6 李郁芳 孙海婧;代际公共品:改革直面的重大实践问题[N];中国改革报;2009年
7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翔;增强代际收入流动 改善长期分配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曹林;贫穷正在代际间传递[N];新农村商报;2013年
9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张守营;世界观的转变存在代际滞后[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10 ;代际变迁与市场未来[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汪燕敏;转型中国的代际收入流动研究:水平测度与机制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2 韩军辉;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肖代柏;消费行为的反向代际影响[D];武汉大学;2013年
4 方鸣;中国城乡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5 鲁婧颉;基于母亲教育与儿童健康关系的教育之非货币化代际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乔超;农村代际冲突中老人行动方式变迁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7 廖小平;伦理的代际之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温芳;保障性多代住居体系营建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一善;关于《世界上最大的经济骗局—代际之战》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D];延边大学;2015年
2 朱平;环境资源代际储存的伦理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3 秦秀;反向代际影响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作用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4 张彬;代际人口结构对股市波动影响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5 罗飞;代际补偿合理性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6 胥艳花;公共人力资本投入对代际收入流动性影响的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6年
7 阳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伦理问题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8 朱庆海;代际继承与教育公平[D];黑龙江大学;2014年
9 陈胜男;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10 尹秀;代际收入流动的职业传递效应分析[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292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929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