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K大学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27 03:59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呈现出办学规模扩大化、内部管理复杂化、资金来源多样化等特点。经济责任范围的扩大对高校内部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是经济责任审计,其目的在于评价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职责的情况,考察被审计对象在任职期间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价。我国制定了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例如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指南》和《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5号—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指南》,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和要求,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2018年颁布实施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规定了内部审计机构的法定职责,对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提出了更高的法律要求。但是,我国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存在审计方法单一、审计模式落后、审计独立性不强、审计工作计划性不强、审计信息披露不够、审计人员配备不足并且专业能力不强、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等问题,都将导致高校内部审计的风险。因此,高校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有必要将风险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首先,本文宏观分析了高校应当开展经济责任审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2.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2.1.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
2.1.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与特征
2.1.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
2.2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
2.2.1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
2.2.2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2.2.3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理论
2.3 经济责任审计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结合
2.3.1 经济责任审计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结合的可能性
2.3.2 经济责任审计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结合的必要性
2.3.3 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优势
2.3.4 实施风险导向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
3 K大学实施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概况
3.1 K大学简介
3.2 KS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基本情况
3.2.1 审计目标
3.2.2 审计对象和内容
3.2.3 审计依据
3.2.4 审计流程
3.2.5 审计结果运用分析
4 K大学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4.1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意识淡薄
4.1.1 审计准备阶段忽略风险因素
4.1.2 审计实施阶段没有进行控制测试和风险评估
4.1.3 审计报告阶段的建议不具有针对性
4.2 审计力量不能满足风险导向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需求
4.3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独立性不强
4.4 采用“先离后审”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
4.5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披露不够
5 K大学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优化对策
5.1 树立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意识
5.1.1 审计准备阶段考虑具有高风险的项目
5.1.2 审计实施阶段完成控制测试
5.1.3 审计报告阶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5.2 组建适应风险导向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人才队伍
5.3 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
5.4 坚持“先审后离”的风险导向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
5.5 扩大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范围
6 研究结论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41843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2.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2.1.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
2.1.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与特征
2.1.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
2.2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
2.2.1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
2.2.2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2.2.3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理论
2.3 经济责任审计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结合
2.3.1 经济责任审计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结合的可能性
2.3.2 经济责任审计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结合的必要性
2.3.3 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优势
2.3.4 实施风险导向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
3 K大学实施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概况
3.1 K大学简介
3.2 KS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基本情况
3.2.1 审计目标
3.2.2 审计对象和内容
3.2.3 审计依据
3.2.4 审计流程
3.2.5 审计结果运用分析
4 K大学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4.1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意识淡薄
4.1.1 审计准备阶段忽略风险因素
4.1.2 审计实施阶段没有进行控制测试和风险评估
4.1.3 审计报告阶段的建议不具有针对性
4.2 审计力量不能满足风险导向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需求
4.3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独立性不强
4.4 采用“先离后审”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
4.5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披露不够
5 K大学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优化对策
5.1 树立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意识
5.1.1 审计准备阶段考虑具有高风险的项目
5.1.2 审计实施阶段完成控制测试
5.1.3 审计报告阶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5.2 组建适应风险导向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人才队伍
5.3 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
5.4 坚持“先审后离”的风险导向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
5.5 扩大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范围
6 研究结论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41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4041843.html
上一篇:浅议CPA审计行业专门化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