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打造陕西农产品丝绸之路冷链物流的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15-02-25 18:25

童荣萍 西安财经学院

注: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农产品丝绸之路冷链物流的对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基金号:13SC016

关键词: 农产品  冷链物流 丝绸之路

一、建立陕西农产品丝绸之路冷链物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建立强大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

纵观丝绸之路的历史,丝绸之路的本质就是以开辟物流通道满足国家之间进行的各种商贸活动,促进了中西方的政治、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全面交流,快速有效的物流促进了丝绸之路沿途各国的进步与发展。

    时至今日,现代物流业已经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想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物流则应是首当其冲重点发展起来的产业。由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尤其是西亚各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得它们的农业发展局限性很大,因此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物流中的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则是应该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建立强大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将会增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生产要素吸引力。对技术、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吸引是调节提高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通过技术、劳动、资本的聚集“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才有了实施的可能。通过建立强大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可以改善和提高“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从而增强了对生产要素中最活跃要素“人”的吸引力,而“人”所承载的技术和“人”所附带的资本才可能渗入到丝绸之路经济区内。

2、建立强大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对陕西实现经济战略升级转型的重要意义。

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既可以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又可以带动农产品跨季节均衡销售,促进农民稳定增收。使得陕西省经济得到发展,从而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中抢得先机。

 陕西自古以来一直是块风水宝地,农业也一直是其主要产业。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这30年的发展,陕西省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区域和品种布局日益优化,农产品流通呈现出大规模、长距离、反季节的特点,建立强大的农产品丝绸之路冷链物流是陕西发挥农业大省优势的一个机会,,建立强大的农产品丝绸之路冷链物流是陕西实现从能源和制造业大省向贸易和服务业大省的产业升级的一个契机。

    西北五省区作为古丝绸之路中国段的主体,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桥头堡,同时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建设的重点区域。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通过打造陕西农产品丝绸之路冷链物流实现陕西农业的国际化运作,为陕西发展带来契机,冷链物流会给陕西农业的发展带来国际化市场运作的机会。

 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在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相关国家通过消除贸易壁垒,有助于扩大进出口规模,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并且可以增强区域大国的国际竞争力。假定把狭义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扩展区)建成新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狭义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成为世界范围内面积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经济总量位居第三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并且其经济总量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因此,通过打造陕西农产品丝绸之路冷链物流探索陕西内陆各国互通发展的道路,对陕西乃至亚欧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二、打造陕西农产品丝绸之路冷链物流的问题分析

1、冷藏物流基础设施严重落后,运输损耗巨大

目前国内冷链行业的制冷技术只相当于国外80年代的水平,冷冻冷藏质量监控、环境温度和洁净度控制、卫生管理和包装技术仍与国际标准有较大的差距。由于在运输过程中程中损耗极高,物流费用占到冷藏食品成本的70%,而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易腐食品的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50%

2、低温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严重缺乏

陕西省冷链体系各环节、上下游产业缺乏相应的低温物流节点衔接,“断链”现象突出。首先是大型农贸批发市场虽然承接70%以上鲜活农产品流通,是流通市场的主体,但根本不具备低温物流中心的功能,由此造成无论生产、加工、储藏和运输、销售等其它环节如何严格控制温度,都无法弥补批发市场交易过程中带来的质量损失。

3、第三方物流服务不能到位,发展极其缓慢

目前绝大多数的冷链物流供应商只能提供冷藏运输服务,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冷链物流服务,和普通的第三方物流相比较,冷链物流除了要考虑服务价格和对分销渠道控制因素以外,生产商更多地是要考虑控制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质量。这就使得陕西省内大多数的冷藏食品的生产厂家只能将区域性部分配送和短途冷链运输外包。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陕西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也大大挫伤了这些生产商的积极性和市场的健康发展。

4、冷链物流管理和服务人才的缺乏

    高素质的专业冷链物流管理者在全国比较缺乏,这意味着陕西在抢占这一领域发展先机时就需要在培训专业人员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以增强冷链物流业的人才培养,同时也提高冷链从业人员的专业服务水平,并通过培训来不断更新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三、打造陕西农产品丝绸之路冷链物流的对策探讨

1、政府在打造陕西农产品丝绸之路冷链物流中的应积极转变角色发挥服务职能。

陕西省政府应宣传鼓励全省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积极给与政策上的支持,在省内营造良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政策发展环境。加大投资大力发展和冷链物流的相关科技或引进先进设备,提高省内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硬件设备。

2、陕西省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

    农产品物流很大程度上依赖完备和便利的基础设施,加强农产品物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交通运输建设,不断完善运输网络,提高公路网的通达深度和能力,确保农产品的运输道路畅通无阻、货畅其流;二是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改造,尤其是信息化改造,推动传统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现代化;三是规划农产品仓储中心、配送中心以及农产品储运等设施的建设,加大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的投入。其中冷链物流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其投资回收的周期较长,因此,需要政府提供优惠政策,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选择部分优势农产品产区,依托大型企业做好冷链物流。

3、培育和完善农产品物流主体,提高农产品流通的组织程度

陕西省应鼓励农民、农业系统企业、商业系统企业、国内外物流企业介入农产品物流市场,促进物流领域的竞争,完善物流服务。应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按照产业化程度的不同,采取“农户(生产基地)+加工企业+批发商+零售商”、“农户(生产基地)+第三方物流+零售商”、“农户(生产基地)+物流配送中心+零售商”、“农户(生产基地)+中介组织+企业”等不同模式,把千家万户组织起来,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支持各类联系农户与市场的中介组织的发展,为农户、农产品生产基地及加工企业提供多层次、多形式、高质量的社会化服务。

4、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标准化是信息化的前提。

结合农产品物流的实际,根据农产品的生产、采购、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标准需求,大力推进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把标准化贯穿于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的加工、包装、产品质量检验等环节上,把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品牌化。以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基础,支持各类联系农户与市场的中介组织的发展,建立和完善省、市农产品产销信息平台,以开放共享的形式及时提供国内外最新信息,为当地农产品加工业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的产品产销提供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何静,.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13).

[2]李志军.从食品安全看冷链技术的应用[N].现代物流报,2007-07-17.

[3]郭法霞.浅论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河北交通科技,2009(12)

[4]邬跃.让冷链物流“热”起来[J].中国流通与采购,2005(7)

[5]贺彩虹,周鲜成.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研究综述[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1)

[6]王莹,马羡平,孙颖.中国食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策略[J].节能技术,2009(4)



本文编号:157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157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0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