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现代物流业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江西省赣州市物流业总体呈现良好态势,但从长远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赣州市物流业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物流业发展趋势以及赣州市的发展规划,提出今后赣州市物流业应该努力的方向与对策。
[关键词]赣州现代物流 现状 对策
何谓物流业?笔者曾经在有关刊物上发现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它就是商品储运业,也就是传统物流业。而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物流业是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装备,整合传统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实现物流运作一体化、信息化、高效化运营的先进组织方式。我们研究的是针对后一种观点。通过研究,笔者认为:现代物流是除了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它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地处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地区的赣州市,发展物流产业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但也面临着观念落后、人才缺乏、经济总量偏少等制约因素。赣南地广人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发展物流业的必要性。同时,赣州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不断完善的交通设施、便利的通讯、发达的文化教育、廉价的土地等条件,如果“醒得早、起得早、行动快”,完全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赣州建成赣粤闽湘边际区域物流中心,使赣州的新一轮发展尽得风气之先。
一、赣州物流业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沿海产业大规模转移,区域经贸往来日趋频繁,我市物流业加快发展,呈现出四个方面的良好态势:
总体上,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趋势,使我市物流业发展具有了较大空间和潜力,也对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
二、主要问题
虽然赣州物流业发展势头较好,但从长远来看,不难发现,我市的物流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㈠物流企业“小、少、弱、散”
我市物流企业真正实力超群、具有竞争力的很少。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具有“小、少、弱、散”的特点。即:经营规模小,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高素质人才少,竞争力弱、融资能力弱,结构单一,缺乏网络或网络分散,经营秩序不规范等等。就赣州市的情况来看:我市物流企业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尚未形成大型的、有实力的、拥有跨市跨省网络的物流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现有物流企事业单位内在质量差,运作效率低,物流资源不是按物流活动规律和需求进行组织和管理。据有关部门调查分析,我市货车空载率高达37%左右,运输平均时速不到50公里;工业产品总成本中,物流费用占40%;生产企业原材料平均库存期达30天之多,成品平均库存期也在35天左右,离“零库存”目标相差甚远。
㈡物流管理体制和机制存在障碍
物流业的发展涉及面广,牵涉的管理部门多,但各职能部门对现代物流认识不足并缺乏统一协调的战略思想;地方保护主义也较为突出,一些县(市)政府为保护本地物流企业利益,在交通运输、税收、工商等方面设置障碍,限制非本地物流企业的经营活动。
㈢物流法律环境不健全
我国的物流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技术标准,仅仅依靠部分行业标准和《物流术语》,现有与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多是部门性的、区域性的,缺少统一的专门法律文件。这使区域性的物流企业缺少有效的法律规范。由于缺乏对物流企业的正确认识和合理界定,在工商部门的企业注册目录中至今没有物流企业的一席之地。物流企业受到的限制多,专业物流组织及企业的法律地位尚未得到法律认可等,这些都不利于物流业的健康发展。这不仅是赣州市的问题,全国也是一样。
㈣物流人才奇缺
物流人才短缺的问题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主要表现在:
⒈宏观管理人才。如政府机构里制定政策、规划的人才,包括相应的教学、科研、培训等方面的人才,其中物流专业师资最为奇缺。虽然现在国家已加紧对专业物流师的培养,但由于需求量大,无法满足人才的需要。
⒉各类企业的物流管理人才。除了物流企业需要这类人才,许多非物流企业也需要从事物流工作的人才。这是物流人才中需求最大的一块。
⒊物流企业的管理人才。这是物流企业的实际操作者,包括仓储企业、运输企业等管理人才。
㈥经济发展缺乏集群优势,货源支撑不足。我市经济基础差,总量小,特别是工业落后,虽然近几年发展步伐显著加快,但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带来的产品加工、产业集聚等都还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形成企业集群发展和产品链式延伸,现有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货源有限,大宗货物少,制约了现代物流的发展。
㈦第三方物流企业几近空白。现有物流企业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运输、仓储环节上,规模小、功能单一、经营粗放、效率较低,还没有能提供全程跟踪一体化服务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更没有大型的、国内排位靠前的企业在赣州落户。
三、对策
㈢通过做大货物运输来做大货运物流。通过政府引导及有效整合现有社会资源等途径,逐步组建3—5个大型的货运公司,,改变目前我市货运呈“散小多弱”的现状,从做大运输开始,逐步向仓储、配送及商品外包装加工等物流业务发展过渡,实现货运企业往物流企业的转型。
㈣构建物流信息平台。从“立足南康、辐射江西、对接长珠闽”的战略出发,将物流信息网络逐步向外扩展;通过资本运作和互联网,加强与省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借助区域经济协作机制,积极为企业提供跨地区跨行业的联系、接洽与配送服务,实现物流信息的共享;从而建立信息网点广阔、诚信可靠的物流体系,为我市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㈤转变观念,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通过督促企业和工厂改变传统物流的管理模式,彻底抛弃 “大而多”、“小而全”的物资仓储和运输系统(即拥有自己的仓库和车队),将物流管理从企业的核心业务中剥离出来,以减少流通环节的成本,增加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
㈥培育和发展主导支柱产业,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平台。在做大做强矿产品、服装、家具、食品、电子、精细化工等六大支柱产业及黄金开发区等工业园基础上,充分抓住广东沿海制造业内迁的机遇,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型企业,引进一批知名企业进驻,实现产业的集群化,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日 09:16 信息日报 月24日 日 “十大体系”建设信息专报第四期 赣州市经贸委4.连“天”接“海”拓通途――赣州市“10+1体系”建设回眸 中国赣州网
5.南康市2005年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南康市政府网
本文编号:164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16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