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文化消费质量的内容及提高途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7 14:43
【摘要】:文化消费质量问题正日益受到关注,但梳理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关于文化消费质量的已有研究严重欠缺。一是缺少对文化消费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二是缺少对文化消费质量内涵的深入刻画,三是缺乏文化消费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的成果,无法对文化消费质量进行测度,四是没有形成提高文化消费质量的系统性对策。因此,深入开展文化消费质量研究意义重大。首先,提高文化消费质量能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其次,提高文化消费质量能提高人的素质,最后,提高文化消费能促进社会进步。本文首先尝试从居民收入水平、居民收入差距、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文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文化市场发展状况及消费者素质等六个方面来分析文化消费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以上六个方面的多项具体指标进行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2001-2013年相关数据,研究发现,居民收入及文化消费市场发展情况、文化产品及服务价格和文化馆建设情况是影响我国文化消费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又尝试以人均文化消费水平、文化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文化消费与收入的匹配度、文化消费的内部结构、文化消费的差异以及文化消费的成本与消费效果等六个维度对文化消费质量的科学内涵进行刻画,并相应构建了文化消费质量的描述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测度发现,2001-2013年我国居民文化消费质量指数总的趋势是持续上升的,个别年份因故出现过下降,居民文化消费质量的提升空间还很大。最后,综合各项研究结果,本人认为,提高居民文化消费质量应着重从消费者、文化企业、政府和文化市场四个角度来探究提升文化消费质量的具体途径
[Abstract]:The problem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quality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ut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re is a serious lack of research on cultural consumption quality. The first is the lack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the second is the lack of in-depth depic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quality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the third is the lack of achievements i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quality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which is unable to measure the quality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Fourth, there are no systematic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quality resear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irstl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can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econdl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ople, and finall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can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This paper first trie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quality from six aspects: income level, income gap, price of cultur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infrastructure of cultural public servic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market and quality of consumers. And constructed the above six aspects of a number of specific indicators for analysis. Based on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relevant data from 2001 to 2013, it is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residents' income and cultural consumption market, the price of cultur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centers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also tries to use the level of per capita cultural consumption, the proportion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to tot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the matching degree between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income,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The differences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the cost and effect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are six dimensions to describe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quality, and the descript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quality is constructed accordingly. It is found that the general trend of the cultural consumption quality index of Chinese residents from 2001 to 2013 is continuously rising, and it has declined for some reasons in individual years, and there is still great room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residents' cultural consumption. Finally, synthesiz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I think tha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of residents should focus on the consumer, cultural enterprises,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ultural market to explore the specific way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安丽 ,王婷;宁波市创建新型社区文化[J];今日浙江;2003年14期

2 章尚贞;深化认识 提升社区文化品位[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文化生活[J];福建质量信息;2007年01期

4 秦建华;;正确把握社区文化的时代特征[J];群众;2007年10期

5 应再泉;;文化星火点燃商都大地[J];今日浙江;2008年18期

6 ;文化生活[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09年01期

7 ;文化生活[J];福建党史月刊;2010年24期

8 ;鄂尔多斯市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J];鄂尔多斯文化;2011年02期

9 徐磊;;关于在部分农村大力扶持庭院文化的思考[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5期

10 张彬;;重庆:财政“买单”31个公共文化场馆 免费开放[J];现代城市;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明堂;陈明九;;对农村生活文化建设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2 李美;;文化(艺术)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玉英;;文化要在共建共享中繁荣[A];艺海探真——论文论著选编[C];2011年

4 丁光勋;;关于我国城市老年文化消费增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1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14年

5 黄丽云;;福州市农村青年文化生活的现状与对策——福州市农村青年文化生活调查[A];农村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C];2009年

6 黄丽云;;福州市农村青年文化生活的现状与对策——福州市农村青年文化生活调查[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一卷][C];2011年

7 朱应海;井润峰;;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我省文化大繁荣大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8 ;丰富老人文化生活 欢度快乐晚年[A];江苏老年学研究论文选集(2007-2008)[C];2008年

9 裘君谟;;关于新一轮文化长廊创建工程的若干问题[A];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全国群众论文评奖论文集[C];2003年

10 蔡敬云;;关于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思考和建议[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1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玉英;文化建设要实现共建共享[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记者 武福臣邋通讯员 郭永旺;郭矿公司让职工共享文化成果[N];邯郸日报;2007年

3 刘小萍;公共文化建设需要文化自觉[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叶志坚;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N];福建日报;2009年

5 河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 厅长 冯韶慧;着眼时代新要求 践行文化新理念[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郭小玲 龙昆 本报记者 王小刚;“文化搭桥”让关爱温暖人心[N];南昌日报;2012年

7 记者 王文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建设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N];喀什日报(汉);2012年

8 记者孙晓华;落实十八大精神 巩固文化成果[N];抚顺日报;2012年

9 本报见习记者 杨一帆;新文化生活 映衬美丽乡村[N];中国妇女报;2012年

10 记者 杨军;兰州火车头影城活跃职工群众文化生活[N];人民铁道;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黄文基;越南城市文化生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晓非;工厂家园[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蔡建芳;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胡神松;我国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王子怡;中日陶瓷茶器文化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6 严墨;碎片化到重构[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婷婷;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评析[D];辽宁大学;2015年

2 孙婧;中国的海外文化投资探析[D];复旦大学;2013年

3 熊立春;农村居民文化服务需求及其决定因素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4 王茜;两岸对外汉语初级教材文化注释分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罗立群;深圳市龙华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6 秦辰钰;我国现代养老文化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6年

7 李进;辽宁陈氏面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8 赵雯;移民背景下玛纳斯县社火乐舞文化的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9 陈惠;社区文化志愿者服务问题探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10 徐磊;民族地区农村消费文化变迁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22770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22770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7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