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国有企业红利上缴制度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8-04-14 01:33

  本文选题:国有企业 + 红利上缴 ; 参考:《西华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国企改革已经逐步趋于完善。目前,国企红利上缴这一问题成为了目前国企改革的关键性问题。新中国成立至今,国家就无间断地探索,对国企红利上缴的问题实行了各种各样的措施,国企红利上缴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统收统支,即全额上缴,到“利改税”阶段的利润自留,再到后来的承包经营责任阶段国企以承包的形式来上缴红利,后来甚至在“利税分流”阶段的1994年为了给国企创造更好的条件,国家规定国企所创造的利润在缴纳所得税后所剩的利润可以不用上缴而是由国企自由安排。在国企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后,国有企业的经营和盈利状况都在不断的好转,其所创造的利润也在不断的上涨,因此国有企业红利上缴的时机已经成熟。2007年,国家出台《关于实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标志着我国结束了从1994年不上缴红利的历史。这一重大的举措涉及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人民、国企自身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必须综合考虑各方因素以平衡各方利益。本文的最终目的在于对我国国有企业红利上缴制度的探讨。首先对国有企业红利上缴的改革历程及其实施效果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其后简要概述了目前国有企业红利上缴的必要性,紧接着在对近几年国有企业的一些利润等数据的查阅和分析,结合国企红利上缴中的实际问题指出了目前我国国企红利上缴所面临的难题及其弊端,再列出西方一些国家关于国企红利上缴及利润分配等制度和政策及其启示,最后借鉴西方一些国家的经验,结合目前我国红利上缴的现状,针对我国国有企业红利上缴制度提出的建议。本文重点在于对国有企业红利上缴制度的探讨,其中确定国有企业红利上缴的原则和比例问题是手段,确定红利上缴的收支主体是途径,合理规划红利上缴的使用去向和规范国企薪酬体制以及建立国有企业红利上缴的监督机制是重点。本文选取了2008年到2009年8个行业国有企业的利润走向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可以通过分析其利润走势为确定国有企业红利上缴提供依据的设想。
[Abstract]:After long-term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s gradually tended to perfect.At present, the dividend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s become a key issue in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state has continuously explored and implemented various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ividends handed over to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dividend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ve been handed over from the planned economy period, that is to say, the full amount of dividends paid.In order to create better conditions for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y retained their profits until the "interest tax reform" stage, and then to the later stage of contractual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in which state-owned enterprises paid dividends in the form of contracts, and even in 1994, in the "profit and tax diversion" stage.The state stipulates that profits generated b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may be freely arranged b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stead of paying income tax.After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the operating and profit situ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and the profits created by them are also constantly rising. Therefore, the time has come for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turn in dividends. In 2007,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tate's opinion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udget for the management of state capital marks the end of the history of not paying dividends from 1994.This major measure involves all aspects of China's economy, politics, culture, peopl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so on. Therefore, all factors must be considered comprehensively in order to balance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The ultimat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dividend payment syste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China.First of all, the paper reviews and analyzes the reform course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dividends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then briefly summarizes the necessity of dividend payment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t present.Then, by consulting and analyzing some profit data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recent year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problems in the payment of dividend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and drawbacks of dividend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Then it lists the systems and policies of some western countries on the dividend payment and profit distribu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their enlightenment. Finally, we draw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s of some western countries and combin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ividend payment in our country.Suggestions for dividend payment syste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China.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dividend payment syste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which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rinciple and proportion of dividends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s the means, and the main body of income and expenditure is the way to determine the dividend payment.It is important to rationally plan the use of dividends and standardize the salary syste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establish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dividend payment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This paper selects the profit trend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eight industries from 2008 to 2009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puts forward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profit trend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can be determined by analyzing the trend of the profits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6.1;F2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恩尧,王鑫;西方国家管理国有企业的启示[J];商业研究;2000年03期

2 吴雄伟;搞好国有企业的出路是改制到位[J];经济论坛;2000年01期

3 钱广传;关于降低国有企业高负债问题的思考[J];经济师;2000年06期

4 林其清;浅谈国有企业冗员过多的弊病和对策[J];经济师;2000年06期

5 宁正义;试论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对策[J];经济师;2000年10期

6 林亦平;旧话新说:“国有企业”是企业吗?[J];现代经济探讨;2000年07期

7 张正伦;放开与搞活——发展中小型国有企业的见解[J];经营与管理;2000年10期

8 杨华健;当前国有企业的困境及其出路[J];企业经济;2000年04期

9 傅建军;浅谈国有企业如何走出困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10 杨义生;从战略观点谈国有企业改组[J];统计研究;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蕙馨;;英日德法国有企业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2 卫兴华;;我国国有企业的困境和出路[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C];1993年

3 袁文平;;政府与国有企业的经济关系[A];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C];1990年

4 金碚;;国有企业的终极意义[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彭华岗;;为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家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石涛;;三、国有企业:演化、分类及终极形态[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孙利艳;;振兴国有企业要加强企业家和职工队伍的塑造[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8 那志超;;关于国有企业解困的对策思考[A];公关与企业发展——名牌战略与企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9 邓伟利;;强化银行改革 搞活国有企业[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10 卢岚;;吸收外资嫁接改造国有企业的对策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碚 黄群慧;“新型国有企业”到底新在何处?[N];北京日报;2007年

2 祖文;我市深入开展国有企业“四好”班子创建活动[N];黑河日报;2007年

3 记者 平萍邋宋华茹 聂世超;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为做大做强做优做久国有企业提供坚强保证[N];河南日报;2007年

4 特约记者 罗海山;切实落实国有企业改制档案处置工作[N];中国档案报;2007年

5 杨惠;部分国有企业离任领导迎新座谈会在筑举行[N];贵州日报;2007年

6 苏文;从经营国有企业到管理国有资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7 哈守珍;青海着力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8年

8 记者 冯晓荣 通讯员 杨江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N];陕西日报;2008年

9 通讯员 赵安金;云南:服务国有企业成效显著[N];检察日报;2009年

10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余欣荣对全市国有企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汇报会的重要批示[N];南昌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蕾;合作式参与:国有企业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作用[D];南开大学;2009年

2 徐世江;渐进转轨进程中国有企业退出的效率分析[D];辽宁大学;2007年

3 薛文博;大型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与绩效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4 陈氏月琴(TRAN THI NGUYET CAM);越南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5 叶满城;开放程度、市场竞争与国有企业的民营化[D];辽宁大学;2008年

6 王献锋;农业国有企业监督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7 毋贤祥;网络环境下国有企业智能监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福成;新型国有企业定位与效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李晓琳;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论[D];吉林大学;2015年

10 李建春;国有企业国际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云珠;论我国国有企业的进退问题[D];天津大学;2007年

2 金明星;韩国国有企业改革史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3 伊全胜;完善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晓辉;西欧国有企业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吉林大学;2004年

5 宋帆帆;转型期俄罗斯国有企业的作用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6 王建利;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7 高萌;论国有企业社会责任[D];湘潭大学;2013年

8 阮氏庆维(Nguyen Thi Khanh Duy);论越南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法律规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9 游丹;论国有企业与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的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10 牛国欣;关于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问题的重新思考[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471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7471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1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