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基金与股权投资项目源协调发展——基于生态共生理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高正平;王淼;;我国优质实体经济项目源培育的政府作用机制[J];财经论丛;2011年01期
2 赵冰梅;吴会敏;;国内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研究差异对比的启示[J];国际金融;2013年02期
3 郑鸣;陈石;;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网络关系测度实证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鲍晓燕;李洪江;;国外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评价研究述评[J];北方经济;2011年04期
2 薛永基;李健;葛文;;国外创业金融研究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7期
3 邓杨丰;刘阳;谭玉洁;;我国证券公司股票联合承销的区域网络结构研究[J];投资研究;2013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淼;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 柏高原;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作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李云飞;风险投资的契约机制及风险评价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徐玉莲;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余义容;PE项目源培育问题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佘运成;开放式基金投资网络测度实证分析[D];南京大学;2012年
3 侯俊逸;南海地区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3年
4 李思远;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法律监管制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谭玉洁;我国股票承销区域合作网络的实证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6 柴抒悦;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障碍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7 唐青云;私募股权投资的行业与阶段选择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艳;侯合银;;创业投资辛迪加网络结构测度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0年03期
2 刘志阳;葛倩倩;;创业投资网络研究综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智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非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东生;石青;;基于共生理论在湖南3+5城市群经济一体化中的应用分析[J];价值工程;2011年01期
2 杜一民;张明玉;;物流与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机制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年20期
3 李强;魏巍;;共生理论在城市群研究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榆林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冷志明;张合平;;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经济合作机理[J];经济纵横;2007年07期
5 王茜;鲍海君;;基于共生理论的中小房地产企业培训联盟初探[J];企业活力;2011年03期
6 丁永波;周柏翔;凌丹;;基于共生理论的供应链联盟企业共生条件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年29期
7 周柏翔;丁永波;凌丹;;供应链联盟企业共生的内在动因与外部条件分析[J];商业研究;2007年05期
8 唐卫宁;;基于共生理论的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机理及政策支持研究[J];企业经济;2009年05期
9 吴晓晨;;物流服务创新与物流需求的互动发展——基于共生视角[J];中国商贸;2011年23期
10 聂娜;王笃鹏;周晶;;制造企业与物流服务企业的共生关系[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慧钧;;第三章 城市共生论[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2 张伟;;打造国际型绿色研发城市[A];奥运后首都国际化进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旭;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2 郝玉龙;区域经济元竞合关系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杨春河;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形成和演进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陶永宏;基于共生理论的船舶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发展演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5 吴荻;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吴文东;面向生态工业园的工业共生体成长建模及其共生效率评价[D];天津大学;2007年
7 夏青;现代服务业演化机制与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8 王重远;基于产业生态学的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闻捷;风电设备供应链竞合系统熵变及其动态联盟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10 姚德利;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低碳建筑管理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晋;基于共生理论的“Shipping Pool”合作机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刘洪君;共生理论视角下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机制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3 卢晓莉;基于共生理论的农业产业链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冯鲁闽;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韦启红;基于共生理论与供应链的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6 王桔英;我国银企共生关系分析[D];湖南大学;2007年
7 肖琳;航运集群共生发展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8 邱屹峰;汽车制造自主创新生态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肖和英;基于共生理论的中小物流联盟利益分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吴素馨;村镇银行与农户共生模式创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64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2764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