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现代化理论发展之探析——兼论中国的生态理论与实践
本文关键词: 生态现代化 发展 中国 生态 理论 实践 出处:《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与比较激进的生态理论不同的是,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可以在不改变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基本格局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实现环境、经济、商业的三赢局面。在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发展进程中,虽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但其核心理念和地理适用范围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递进和扩大。在生态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的地位日益凸显。面对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先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几种生态理论加以回应。30多年来,中国生态理论与实践虽然取得许多成就,但问题依然严重,生态现代化理论在中国仍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has its profound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and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Unlike the more radical ecological theory,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holds that the basic structure of capitalist politics and economy can be changed without changing the basic structure of capitalist politics and economy. The environment, economy and commerce can be realized in a three-win situation.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theory, al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core concept and geographical application range of China have been continuously developed and expanded. I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China's statu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the face of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China is fac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hina has put forward several ecological theories such 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so on. In the past 30 years, China's ecolog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have made many achievements, but the problems are still serious.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is still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China.
【作者单位】: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马列部;
【基金】: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生态现代化视野下的贵州城镇化研究”(项目编号:12ZC1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X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郇庆治;;生态现代化理论与绿色变革[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02期
2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实施生态现代化 建设绿色新家园——《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内容综述[J];环境经济;2007年03期
3 本刊编辑部;何传启;;世界生态现代化的历史事实[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7年09期
4 本刊编辑部;于维栋;;生态现代化的若干关键技术[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7年09期
5 何玉宏;冯韵东;;生态现代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环境保护的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6 曹端波;;生态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03期
7 赵晓红;吕健华;;生态现代化的全球视野与中国实践[J];新远见;2010年08期
8 周鑫;;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反思与超越[J];唯实;2011年03期
9 马国栋;;发展中的生态现代化理论:阶段、议题与关系网络[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马国栋;;批判与回应: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演进[J];生态经济;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维栋;;生态现代化中的技术问题[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赖作莲;;生态现代化的驱动力及其对陕西生态现代化的启示[A];陕西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2013年优秀论文集[C];2013年
3 陈英葵;;试论生态现代化与贵州高新技术产业模式创新关系[A];贵州省第五届科技创新论坛文集[C];2009年
4 余朝林;;生态现代化建设是贵阳发展的必由之路[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5 何传启;;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思考[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陈永申;;对生态现代化的认识与思考[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周泽超;;宁夏生态现代化发展的战略路径[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吴宏亮;;生态现代化理论形成的历史观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社会发展思想探要[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宋林飞;;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实践[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10 陈雯;Dietrich Soyez;左文芳;;“世界工厂”与区域工业生态现代化[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传启;生态现代化[N];学习时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王淼;我国生态现代化刚刚起步[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邋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实施生态现代化,建设绿色新家园[N];中国环境报;2007年
4 记者 刘宝亮;我国生态现代化居世界末流[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5 记者 李大庆;生态现代化我国刚起步[N];科技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周仲全;生态现代化:既有汽车,又有蓝天[N];辽宁日报;2007年
7 何传启 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生态现代化是中国绿色发展之路[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8 李斌 杨文婷;中国生态现代化刚刚“起步”[N];中国社会报;2007年
9 李斌、杨文婷;118国排第100:咱生态现代化刚起步[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0 邵兵;中国生态现代化战略目标:2050年前后达到世界中等水平[N];中华新闻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瑜;“两型社会”背景下区域生态现代化评价与路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杨思涛;走向生态现代化[D];复旦大学;2007年
3 刘昌寿;城市生态现代化:理论、方法及案例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王燕;我国建筑业生态现代化发展模式与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李彦文;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下的荷兰环境治理[D];山东大学;2009年
6 李慧明;生态现代化与气候谈判[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好香;西方“生态现代化”探析[D];山东大学;2008年
2 智利霞;河北省生态现代化实现程度的测度及评价[D];河北大学;2008年
3 陈胤;生态现代化理论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D];复旦大学;2010年
4 张晓辉;我国生态现代化路径选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伍s,
本文编号:1509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509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