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政治哲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8 17:40
所谓"政治哲学",就是人们根据善恶、正义与非正义等道德标准,对社会制度作出评价,指出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是合理的,指导人们建设更美好的社会制度。东汉末年,董卓专权,天下大乱,为平定天下,曹操提出"以道御之"的观点,他对"道"的解释是"天下清",御的方法是"以义动",清除政治腐败,体恤百姓疾苦,恢复农业生产。可是遇到强劲对手,即使居于优势,仍未能实现统一。江东吴国君臣努力寻找其割据一方的合理性,周瑜提出"率义以正天下"。可是,东吴的"义",主要是用来批评和指责对手,并非自己追求的社会理念,因此,在夺取荆州之后,在江东豪强的左右之下,固守江东,政治上逐渐趋向腐败和暴政,"义"的理念自然流为空想和虚伪。"兴复汉室"是蜀汉领导层追求的最高目标,是蜀国政治哲学理念,具体实施原则是刘备的"济大事必以人为本",因此,蜀汉得以建立基业。可是,蜀汉实力不足,北伐困难重重,根本无力取代魏国。加上"汉室"在东汉末年腐败至极,并非理想社会,当汉朝灭亡,三国鼎立之时,"兴复汉室"的主张失去了号召力,最终必然失败。
【文章来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9,39(05)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以道御之,抚恤安民
二、鼎足天下,固守江东
三、兴复汉室,壮志难酬
本文编号:3412325
【文章来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9,39(05)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以道御之,抚恤安民
二、鼎足天下,固守江东
三、兴复汉室,壮志难酬
本文编号:3412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412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