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外国友人对陕甘宁边区的考察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2 15:04
在抗日战争中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中,除了中国共产党在其中起到的中流砥柱的作用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作用之外,还有一点不应该给予忽略,那就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冲出重重困难与包围的外国友人对陕甘宁边区的考察与报导,他们大部分人通过个人亲身经历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崭新的视角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和陕甘宁边区,使那些在中国不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人和组织以及国际上的被压迫国家、反法西斯同盟国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存在及其伟大作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的抗日民主政策和策略,打破了国民党对其与外界长久的封锁,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形象的提高和民间外交的开展。本文着重从外国友人的著述中寻找蛛丝马迹,从他们所留下的宝贵的材料中挖掘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对陕甘宁边区所实行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政策,当然这其中的内容相当丰富而仔细,需要细心查找。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赢得民心、实现抗日战争胜利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实行代议制政府和民主选举制度,保障了人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以及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方式,能够体现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人民的监督权也同时受到了保障,不仅如此,中...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的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对陕甘宁边区政治的考察
2.1 代议制政府结构及其民主选举
2.2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工作
2.3 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方法
2.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5 新闻和言论自由
2.6 边区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宗教政策
第3章 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考察
3.1 陕甘宁边区的土地和农业政策
3.2 陕甘宁边区的工商业与贸易
3.2.1 陕甘宁边区工业
3.2.2 陕甘宁边区商业
3.2.3 陕甘宁边区的贸易
第4章 对陕甘宁边区文化状况的考察
4.1 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概况
4.2 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特点
4.3 红军大学
4.4 红军剧社
第5章 对陕甘宁边区社会生活的考察
5.1 陕甘宁边区乡村生活的进步
5.2 陕甘宁边区老百姓的运动娱乐与学校生活
5.3 陕甘宁边区妇女家庭生活
5.4 陕甘宁边区人们的生活保障
第6章 抗战时期到访延安的外国友人所产生的历史影响与现实意义
6.1 产生的历史影响
6.2 产生的现实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抗战期间外国人及民主人士对陕甘宁边区的观察[J]. 张玲.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1)
[2]抗战中的珍贵文献——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抗战和延安革命根据地的著作[J]. 王维新. 山东图书馆季刊. 2005(04)
[3]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历史背景及意义[J]. 赵刚印.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4)
[4]新中国诞生的基石─—论外国人眼中的抗战的中国共产党[J]. 居之芬. 中共党史研究. 1999(05)
[5]国际友人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和作用[J]. 张注洪. 历史档案. 1998(03)
[6]抗战爆发前后外国人对中国共产党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考察[J]. 居之芬. 抗日战争研究. 1992(03)
本文编号:3639687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的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对陕甘宁边区政治的考察
2.1 代议制政府结构及其民主选举
2.2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工作
2.3 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方法
2.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5 新闻和言论自由
2.6 边区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宗教政策
第3章 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考察
3.1 陕甘宁边区的土地和农业政策
3.2 陕甘宁边区的工商业与贸易
3.2.1 陕甘宁边区工业
3.2.2 陕甘宁边区商业
3.2.3 陕甘宁边区的贸易
第4章 对陕甘宁边区文化状况的考察
4.1 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概况
4.2 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特点
4.3 红军大学
4.4 红军剧社
第5章 对陕甘宁边区社会生活的考察
5.1 陕甘宁边区乡村生活的进步
5.2 陕甘宁边区老百姓的运动娱乐与学校生活
5.3 陕甘宁边区妇女家庭生活
5.4 陕甘宁边区人们的生活保障
第6章 抗战时期到访延安的外国友人所产生的历史影响与现实意义
6.1 产生的历史影响
6.2 产生的现实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抗战期间外国人及民主人士对陕甘宁边区的观察[J]. 张玲.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1)
[2]抗战中的珍贵文献——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抗战和延安革命根据地的著作[J]. 王维新. 山东图书馆季刊. 2005(04)
[3]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历史背景及意义[J]. 赵刚印.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4)
[4]新中国诞生的基石─—论外国人眼中的抗战的中国共产党[J]. 居之芬. 中共党史研究. 1999(05)
[5]国际友人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和作用[J]. 张注洪. 历史档案. 1998(03)
[6]抗战爆发前后外国人对中国共产党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考察[J]. 居之芬. 抗日战争研究. 1992(03)
本文编号:3639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639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