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库兹涅茨效应:以二氧化硫排放数据为例
本文关键词:腐败、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库兹涅茨效应:以二氧化硫排放数据为例 出处:《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前,国内文献关于腐败、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相互关系的研究还不充分,将三者置于同一整体框架下的研究能为理解和验证腐败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直接的证据。本文在传统的EKC模型中考虑腐败因素,利用1995—2011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腐败、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三者之间的关系,验证了腐败对经济增长以及腐败和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腐败阻碍了经济增长;(2)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U"型关系,我国仍处于经济增长越快,环境污染越严重阶段;(3)腐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弱化经济增长从而对环境污染有负向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腐败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手段,政府不能通过阻碍经济增长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Abstract]:At present, the domestic literature about the corrup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not sufficient, on the three in the same framework can provide direct evidence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ruption and verification and environment. Considering the factors of corruption in the traditional EKC model, using Chinese provincial panel data research corruption from 1995 to 201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f the three, verified the corruption on economic growth and corru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corruption hinders economic growth; (2)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an inverted "U" relationship, China still in the faster economic growth,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more serious; (3) corrup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by weakening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a negative effect, but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corruption is to solv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y means of the 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 can not solve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y hindering economic growth.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308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1YJA630039) 安徽省软科学重大项目(2011AKRK0980)
【分类号】:F124;F205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和腐败问题也愈演愈烈,这样的现实使人们不禁产生疑问:中国经济高增长与高腐败并存的“双高之谜”是否意味着腐败促进了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和腐败都有直接的关系,那么腐败与环境之间是否也存在内在联系?腐败和经济增长是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刚;李树;尹希果;;腐败与中国经济增长——实证主义的视角[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03期
2 樊纲;王小鲁;马光荣;;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经济研究;2011年09期
3 刘勇政;冯海波;;腐败、公共支出效率与长期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1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国璋;陈宏伟;郭鹏;;中国经济增长与腐败的库兹涅茨曲线效应——实证视角的检验[J];财贸研究;2010年01期
2 赖俊平;;市场竞争程度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分布变化[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3 陈艳莹;原毅军;游闽;;中国服务业进入退出的影响因素——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0期
4 吴一平;芮萌;;地区腐败、市场化与中国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10年11期
5 戴魁早;;中国工业结构变迁的驱动因素:1985-2010[J];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06期
6 王良举;陈甬军;;集聚的生产率效应——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3年01期
7 陈刚;李树;;政府如何能够让人幸福?——政府质量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2年08期
8 梁云;;市场环境、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03期
9 王立国;周雨;;体制性产能过剩:内部成本外部化视角下的解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03期
10 许锐翔;;中国制度改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经营管理者;201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锋;沈坤荣;;中国省域腐败邻居效应的实证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陈屹立;邵同尧;;地方政府腐败会影响私人投资吗?——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系统GMM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陈刚;李树;;管制、腐败与幸福——来自CGSS(2006)的经验证据[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李稻葵;徐翔;;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其动力研究[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总第45期)[C];2012年
5 吴一平;芮萌;;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刑事犯罪的影响[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1期[C];2010年
6 孙刚;陆铭;张吉鹏;;反腐败、市场建设与经济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4卷增刊(总第18期)[C];2005年
7 吴一平;;财政分权、腐败与治理[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3期[C];2008年
8 左翔;殷醒民;潘孝挺;;财政收入集权增加了基层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吗? 以河南省减免农业税为例[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4期[C];2011年
9 王韬;鲁元平;;收入不平等、社会犯罪与国民幸福感——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4期[C];2011年
10 万广华;吴一平;;司法制度、工资激励与反腐败:中国案例[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3期[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汉霞;我国权力寻租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宋建林;基于相机续约的政府间博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南旭光;腐败、银行信贷与治理方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高远;转型中国的政府治理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9年
5 熊芳;中国贸易失衡问题[D];暨南大学;2012年
6 陈华;中国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马雪;晚清财政竞争与鸦片贸易的经济学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8 许瑞;中国特色的预防腐败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9 王冬;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主要政策实施与产业整合的绩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10 王安;中国经济转轨中的中央控制力:作用及其调整[D];山东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志强;东道国腐败对FDI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刘建寿;空间异质性与空间俱乐部趋同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夏继菲;政府审计与腐败治理问题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王剑强;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5 林富美;市场化进程与商业银行风险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6 彭薇;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诱因分析及相关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周雨;体制性产能过剩:内部成本外部化视角下的模型化解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8 蔡甜甜;中国投资率决定因素的结构计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9 孙佩铭;自然资源丰裕度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制度视角的解析[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刘杰;家族企业股权结构对中小投资者保护效果的影响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勇;;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区域经济增长及空间溢出作用——基于公路、水运交通的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12期
2 沈坤荣,张成;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跨地区动态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3 徐现祥;舒元;;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1978—1998)[J];经济学(季刊);2004年02期
4 张晏;龚六堂;;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5年04期
5 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年07期
6 樊纲,王小鲁,张立文,朱恒鹏;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J];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7 杨灿明,赵福军;行政腐败的宏观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8 徐现祥;王贤彬;舒元;;地方官员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长、省委书记交流的证据[J];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9 李富强;董直庆;王林辉;;制度主导、要素贡献和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分类检验[J];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10 姚先国;张海峰;;教育、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差异[J];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德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就业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04期
2 黄湘宁;;关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计算方法的探讨[J];能源研究与利用;1997年02期
3 张绍华;当前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及其研究的对策与措施[J];中国包装;1999年06期
4 魏龙,张云峰;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1年11期
5 毕军贤;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因素相关性分析[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郑爱文,段西宁;就业·经济增长·人的全面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6期
7 赵义;“十一五”,转型政府怎样出牌? 一份规划,一份承诺[J];南风窗;2005年20期
8 何念如;审视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兼论宏观调控的影响[J];探索与争鸣;2005年11期
9 彭中文,李勇辉;城镇住宅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国际比较[J];消费经济;2005年05期
10 孟科学;;我国金融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卓成霞;;金融危机下保就业与保经济增长的博弈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2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忠文;;经济增长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浅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维国;杨晓华;;我国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兼论国债负担对国债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高子建;;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分析——基于状态空间模型[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蔡中华;刘为;;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自然资本投资模型[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唐滔;;重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建民;刘振娥;;流通业对湖北省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曹林峰;刘黄金;;苏北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分析[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徐欢;野村证券:中国将延续投资热潮[N];证券时报;2009年
2 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博士 沈建光;工资上涨带来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动力[N];上海证券报;2010年
3 记者 何显春;省建设厅开展中央投资污水垃圾设施项目自查工作[N];经济信息时报;2009年
4 胡梅娟 嵇哲;区域合作为经济增长添活力[N];中国改革报;2003年
5 ;追求经济增长要绷紧“节能减排”这根弦[N];江苏科技报;2007年
6 大江;增长是标 发展才是本[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张魁兴;保增长不能饮鸩止渴[N];证券时报;2009年
8 晓蕾;保增长的关键是保内需和就业[N];中国信息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方方;失衡现象应逐步改善[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10 记者 林馥盛;经济增长和节约能源实现双赢[N];汕头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6 刘畅;中国益贫式增长中的经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7 方化雷;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1年
8 曹栋;基于代际叠代模型的经济增长复杂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李峰;金融发展、金融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陈国銮;迈向市场经济中的中国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晓黎;青岛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田田;标准对湖南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候志德;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亚军;天津市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5 郭刚军;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6 鲁涛;国有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王洪艳;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8 程健;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孙路;信息技术促进经济增长机理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阎丽芬;次贷危机爆发后出口贸易减少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21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421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