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关联的开发区产城融合度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灰色关联的开发区产城融合度评价研究 出处:《上海经济研究》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上海的开发区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制约了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产城融合成为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本文将灰色理论引入开发区产城融合评价中,构建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开发区产城融合度评价模型,并以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五个代表性开发区为例,结合问卷调查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不仅为系统评价开发区产城融合度提供了工具,而且对于上海开发区挖掘瓶颈问题、明确发展方向、进一步实现产城融合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zone of Shanghai has experienced nearly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the level of industrialization has been improved, but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s lagging behind, which restrict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development zone.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city becomes the only way to transform and upgrade the development zone. In this paper, the grey theory is introduced into the evalu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city in the development zone, and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the degree of financial integ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zone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take Caohejing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aigaoqiao Free Trade Zone, Jinqi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s five representative development zones for example. This paper not only provides a tool for the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the degree of financial integ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zone, but also makes clear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the bottleneck problem of Shanghai development zone. Further realiz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city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
【分类号】:F127;F299.27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上世纪80年代,国务院先后批准在上海设立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上海正式开始了工业向郊区大规模转移的步伐。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上海基本形成了由107个产业区块组成的开发区布局,包括16个国家级开发区、24个市级产业园区、11个产业基地以及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惠茹;李荣平;;基于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的河北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及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林华;;关于上海新城“产城融合”的研究——以青浦新城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1年05期
3 王霞;苏林;郭兵;李雪;;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高新区产城融合测度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16期
4 王菲;;基于组合赋权和四格象限法的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发展评价研究[J];生态经济;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峥;徐军;朱丽芳;;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管理创新——以青浦工业园区实践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1年06期
2 李学杰;;城市化进程中对产城融合发展的探析[J];经济师;2012年10期
3 杜瑞兵;李荣平;;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河北企业;2012年10期
4 樊小霞;牛冲槐;王秀义;;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19期
5 孔翔;杨帆;;“产城融合”发展与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基于对江苏昆山的实地调研[J];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05期
6 王霞;苏林;郭兵;李雪;;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高新区产城融合测度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16期
7 陆君超;丁寿颐;;空港驿都: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门户地区总体城市设计研究[J];华中建筑;2013年12期
8 尹建勇;杨晓峰;徐光明;丁正涛;;南通沿海开发中的产城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9 李贞;;上海临港地区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发展互动关系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14年01期
10 王征;;城镇化:请莫忘产城相连[J];美与时代(上);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欣;刘浩;;开发区转型发展理念在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2 卢弘e,
本文编号:1438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438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