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新思路
本文选题:民族问题 切入点:少数民族 出处:《开放导报》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解决现存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推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牢牢抓住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契机,理清发展思路,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最终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Abstract]:To continuously promot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ethnic minorities and ethnic minority areas is the fundamental way for China to solve existing ethnic problems. While making great achievements i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urgently.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ethnic minorities and minority areas, it is necessary to firmly grasp the opportunity for the state to comprehensively deepen its reform, clarify its development thinking, and deepen the adjustment of its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various social undertakings, and finally achieve good and fast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F12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习近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J];党建;2013年04期
2 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今日民族;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淇;;建国以来党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经验[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东人达;;民族经济学科的新视野[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3 王艳玲;;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建设浅析[J];沧桑;2009年04期
4 张殿军;刘灵芝;;完善民族地方自治立法 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J];创新;2007年02期
5 贾真;;试论民族间的和谐交往[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6 蒋寒;;对新形势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维稳工作的几点思考[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王传发;;正确处理民族问题 切实做好民族工作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8 黄彩文;李杰;;积极引导边疆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若干思考[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高翔莲;周佳;;毛泽东的民族和谐观及其时代价值[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和跃宁;罗琼芳;;德宏州中缅边境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共建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中华大家庭——党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成就与经验[A];新中国60年党的执政成就与经验[C];2009年
2 李安辉;;散杂居民族地区清真食品产业发展的难点及对策研究[A];中国回商文化(第二辑)[C];2009年
3 彭谦;于世清;靳晓芳;;学习董必武经济法学思想,坚持“两个共同”,促进民族地区全面进步——从法治建设的本土化角度出发[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4 朱玉福;;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族法制建设的成就[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5 宋才发;;论自治区自治条例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6 马文艺;徐中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监督体制的思考——以宪法监督模式为视野[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7 吴南生;;赣江流域低山丘陵区贫困山村包扶策略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定点包扶袁州区慈化镇柘塘村为例[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孙懿;;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十三次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金炳镐;熊坤新;张勇;;对“两个共同”的再认识[A];“两个共同”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金炳镐;熊坤新;张勇;;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与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与时俱进[A];“两个共同”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龚霄侠;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陈应成;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长恩;权利、权力、权益与义务[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宋鑫华;民族关系协调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梁俊海;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人力资源建设问题探索[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张洪春;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罗永辉;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史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欧黎明;当代中国族际关系治理分析[D];云南大学;2011年
10 黄元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伊古丽;论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创新途径[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与戌边关系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3 贾靖;利益协调视野下的中央治疆新方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小娇;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田明;我国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曾智娟;传统民俗对构建地方和谐民族关系的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王利花;构建内蒙古和谐民族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张婷;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内蒙古民族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赵磊;包头市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王可;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丽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初探[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5期
2 范生姣;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2期
3 李锦峰;;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构建西部地区和谐社会的关键[J];榆林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徐向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辩证思考[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1995年04期
5 丁志勇;任佳宝;;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年16期
6 王敏;;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性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俸世荣;;云南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29期
8 罗锾;;更新观念,促进广东省民族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J];商讯商业经济文荟;1989年05期
9 陈志刚;对口支援与散杂居民族地区小康建设——来自江西省少数民族地区对口支援的调研报告[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雷红灵;张光华;;生物技术与湖北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张海燕;杨宗锦;;社会资本、商业集群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玉书;;略论民族教育与民族经济发展的关系[A];布依学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3 吴道军;;贵阳市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4 胡鞍钢;温军;;入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及其对策[A];第十一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王国勇;;走出贫困:我省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与经济开发战略[A];布依学研究(之四)——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次年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6 伍正明;;普定县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原因及对策[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7 陆国柱;;现代化企业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反差研究[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8 吕勇;于磊;;多哈回合谈判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吴宣恭;林金锭;;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A];经济改革与理论思考(1978-1988)[C];1988年
10 付权;;黑龙江经济发展与能源结构分析[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谭浩 魏武;“我对新疆的发展充满信心,新疆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N];人民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童政;亲切的关怀 巨大的支持[N];经济日报;2008年
3 高初建 特约记者 王思成;民族地区发展任重道远[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4 通讯员 李武华;弥渡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N];大理日报(汉);2007年
5 袁天志;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N];贵州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蒋永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重点是发挥资源优势[N];湖南经济报;2007年
7 记者 田新元;少数民族地区扶贫项目启动[N];中国改革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何可寒;河池:修路建房扶贫扶智[N];法治快报;2006年
9 张远银;镇安:民族地区经济实现突破发展[N];各界导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覃敏笑 杜再江;和谐贵州:离不开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N];贵州民族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容;法治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5年
2 揭筱纹;论中小企业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2年
3 田洪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政策法律促进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李劲;日本产业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王治海;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6 公磊;城市化、分工和经济发展[D];辽宁大学;2012年
7 高成华;香港经济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黄晖;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制度分析[D];湖南大学;2013年
9 卢艳丽;生态脆弱地区的区域外部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潘爽;资源约束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蜜;中国民族贸易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杨一;北川羌族自治县中等职业教育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李亚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崛起的机理分析[D];延边大学;2003年
4 门雨杰;论20世纪60年代以后澳门的经济发展[D];吉林大学;2005年
5 王志华;昆山开发区研究(1984-2004)[D];苏州大学;2005年
6 李波;论国际直接投资对广东、江苏经济发展影响之异同[D];武汉大学;2005年
7 黄艳;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杨碧霞;上海科技创新与区县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董华民;论农业政策性金融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吴循;小额信贷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631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563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