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与四川省城市现代化
本文选题:三线建设 切入点:四川省 出处:《当代中国史研究》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三线建设在四川省的全力推进,不仅使该省城市借此跃入国家工业化的主流进程并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而且使其城市体系得以重塑。重工业城市快速崛起,成为四川省城市现代化的显著特征。这一城市新体系,既对国防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又对四川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
[Abstract]:The all-out push of the third-line construction in Sichuan Province not only enabled the cities of the province to jump into the mainstream process of nation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gai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but also reshaped their urban system. The rapid rise of heavy industrial cities, This new urban system not on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ational defense security and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but also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ichuan's economy and society.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
【基金】:江苏省2012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三线建设与中国内地城市发展研究——以四川省绵阳、德阳为例(1964~1980)》(CXLX12-002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127;K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少奇;;继续控制基本建设,着手搞西南三线[J];党的文献;1996年03期
2 李富春,薄一波,,罗瑞卿;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问题的报告[J];党的文献;1995年03期
3 辛文;;对三线建设的一些认识[J];计划经济研究;1982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明;;“一五”计划时期的四川城乡关系(1953-1957)[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于丽;刘全;;建国以来中共四川省委领导民生建设的历史考察及经验启示[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李德华;;成都中高档餐饮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4 鲍世行;攀枝花规划建设的历史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1期
5 任致远;;我国城市发展的科学跋涉[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9期
6 付晓东;徐涵露;;中国当代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的沿革与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1期
7 官大雨;温故而知新 再行更远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回顾[J];城市规划;2004年10期
8 石楠;试论城市规划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兼析城市规划的社会地位[J];城市规划;2005年08期
9 官大雨;;国家审批要求下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规院近时期承担国家审批城市总体规划“审批意见”的解读[J];城市规划;2010年06期
10 翟斌庆;伍美琴;;城市更新理念与中国城市现实[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江红英;;四川成为“改革开放之乡”的历史溯源[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3)[C];2009年
2 范子英;;关于大饥荒研究中的几个问题[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3期[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覃朝晖;成渝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刘淑英;发达地区小城镇结构转型及其保障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苟安经;巴蜀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厚刚;可持续城市化支撑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伟;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竞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关系史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雷兵;“改行的作家”:市长李R既私巧贤睦Ь剑
本文编号:1613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613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