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背景下价值形成新特点与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本文选题:低碳经济 切入点:价值形成 出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06期
【摘要】:尽管存在种种误识的干扰,低碳经济背景下碳减排无疑仍是人类劳动的必然产物,价值规律仍在碳交易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低碳经济背景下商品生产过程产生了新的特点,从劳动过程看,低碳经济背景下碳减排的生产具有非专门性特征,进而引起同一生产过程成为一种"双重价值增殖过程"。这个双重价值增殖过程将导致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的重大变化。据此,本文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社会再生产的"程、王条件"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扩展的社会再生产的逻辑描述。
[Abstract]:In spite of all kinds of misconceptions,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in the context of low carbon economy is undoubtedly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human labor, and the law of value still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carbon trading. In the context of low-carbon economy, the process of commodity production has produced new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bor process, the production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in the context of low-carbon economy has non-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Thus, the same production process becomes a kind of "double value multiplication process", which will lead to great changes in the conditions of social reproduction. Accordingly, this paper, in the context of low carbon economy, is the process of social reproduction. On the basis of Wang condition, a logical description of extended social reproduction is constructed.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F12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何建坤;;“低碳经济”之路任重道远[J];中国科技投资;2010年08期
2 程恩富;王朝科;;低碳经济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分析[J];学术月刊;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钦;;低碳经济下甩挂运输发展对策研究[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2年07期
2 卫华;;低碳经济与低碳产业发展文献综述[J];北方经贸;2012年12期
3 马艳;吴莲;;低碳技术对低碳经济作用机制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基于马克思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理论的视角[J];财经研究;2013年11期
4 杨波;;郑州市居民对低碳商品的认知状况和消费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居民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2年01期
5 甘建平;刘芳;甘泉;陈静升;解新民;;中国节能减排的压力与对策[J];北方环境;2012年01期
6 王朝科;;自然力与社会再生产的辩证关系:基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视角[J];海派经济学;2013年03期
7 冒佩华;王宝珠;;市场制度与生态逻辑[J];教学与研究;2014年08期
8 张小刚;陆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挑战与突围——以风能和太阳能产业为例[J];前沿;2012年11期
9 陈岗;刘会齐;张广存;;基于科学发展的低碳经济建设[J];生态经济;2012年04期
10 赵磊;;“马克思承诺”的再证明——经济维度、生态维度、劳动维度[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邓舒仁;低碳经济发展研究:理论分析和政策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2 黄世坤;中国低碳经济区域推进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3 王钰;基于低碳经济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年
4 马晓利;基于产业低碳化发展的产业政策战略环境评价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5 鲁旭;国际碳关税理论机制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6 李峻;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亚杰;低碳经济与外部效应[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2 杜亚伟;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合作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张静;英国低碳经济政策与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译兴;国际碳金融财政政策支持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刘孟慧;低碳模式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培信;;社会再生产的根本问题是比例问题[J];学术研究;1980年02期
2 李勋;;社会再生产的实现主要在企业的自动调节[J];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3 梁坚;;社会再生产中的补偿规律的现实意义[J];赣江经济;1983年03期
4 董继斌;;试论社会再生产中的智力功能[J];赣江经济;1983年11期
5 李益民;张福海;;试论发挥银行体系在宏观经济中调节作用的条件[J];河南金融研究;1984年01期
6 叶大绰;;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及其特点[J];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03期
7 陈乃圣;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及其运用[J];文史哲;1986年01期
8 李武;;对我国社会再生产中需求大于供给趋势的探讨[J];江西财经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9 赵晷湘;论闲暇消费对社会再生产的促进作用[J];财贸经济;1989年03期
10 贾华强;;劳务再生产不能纳入社会再生产平衡理论体系中吗?——与陈振羽同志商榷[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平安;;进一步扩大需求的对策与建议[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飞虹;;刘少奇与新中国初期的对外贸易[A];刘少奇与新中国建设[C];1993年
3 陶为群;陶川;;运用马克思的再生产公式研究中问进口的影响——有不完全替代中间进口的两大部类再生产之解[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C];2012年
4 韩国栋;;对工业自销的认识[A];批发商业体制改革——首届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选编[C];1983年
5 陈甬军;;社会主义流通的基本矛盾与市场经济改革[A];全国市场经济与商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6 李宇明;;关于第三产业宏观调控的若干思考[A];西宁市第三产业研究文集[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刘尚希 作者系财政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民生问题的要义:实现基本消费的平等化[N];中国社会报;2007年
2 郭松民;煤窑主的豪迈与可持续发展的隐忧[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3 范剑平(作者系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深化对扩大内需方针的认识[N];光明日报;2002年
4 符海潮;如何科学评价高利贷[N];光明日报;2003年
5 阿燕;物流的划分[N];医药经济报;2003年
,本文编号:16611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661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