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农村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25 18:15

  本文选题:农村人口流动 + 区域经济增长 ; 参考:《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20期


【摘要】:利用劳动力流动效应模型测度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测度了不同类型农村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贡献显著,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14.7%,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先增大而后又减小的变化趋势;2区域外流入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低于区域内流动人口,区域内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与区域外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相当,区域外城镇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低于区域内城镇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Abstract]:The contribution of rural labor mobility to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measured by using the model of labor mobility effect,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rural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measured by grey correlation degree. The results show tha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rural labor mobility in China has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average contribution rate to economic growth has reached 14.70.However,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The contribution of rural labor mobility to economic growth shows a trend of increasing first and then decrea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inflow of population outside the reg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the region. The contribution of rural labor mobility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same as that of rural labor mobility outside the region,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lower than that of 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L12AJL004) 河南省人民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1FSH008)
【分类号】:C924.24;F323.6;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桂新,黄颖钰;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的经济发展:1995~2000[J];人口研究;2005年01期

2 杜小敏;陈建宝;;人口迁移与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J];人口研究;2010年03期

3 许召元;李善同;;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4 赵润田;;欠发达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社会的双重影响及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平忠;;我国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效应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08年04期

2 胡荣才;刘晓岚;李伟;;劳动力流动、工业化进程对区域经济影响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视角[J];人口与经济;2011年02期

3 魏星;王桂新;;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的近今发展[J];人口与经济;2011年05期

4 匡远凤;;我国人力资本地区分布差异及其变化考探——基于不平等指数的度量与分解视角[J];人口与经济;2011年06期

5 张宗益;王卫;张成翼;;非农劳动力迁移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重庆的实证研究[J];人口研究;2007年04期

6 马忠东;王建平;;区域竞争下流动人口的规模及分布[J];人口研究;2010年03期

7 侯亚非;;人口城市化与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J];人口研究;2010年06期

8 陆杰华;肖周燕;王烨;;2005:中国人口学研究的回顾与评述[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01期

9 王桂新;张得志;;上海外来人口生存状态与社会融合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05期

10 孙树垒;凌迎兵;;市域经济、市区经济与人口流动——以江苏省为例[J];人口与发展;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藕香;;我国农村劳动力外流组织化管理效应分析[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尹继东;王秀芝;;地区收入差距与人口迁移的关系:以中部地区为例[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胡秋阳;乐君杰;;东部地方经济发展转型的政策组合研究——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综合模拟[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安慧;李增永;;经济发展对外来人口影响因素分析[A];北京市第十六次统计科学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11年

5 许召元;李善同;;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地区差距的影响[A];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1期[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宫漫;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地资源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王跃梅;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傅莹;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任晓红;交通基础设施、要素流动与制造业区位[D];重庆大学;2010年

5 杨文杰;适应中国人口流动的财政政策优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陈江生;基于系统观的迁移型农村人力资本疏导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曾祥旭;低生育水平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张晨峰;城市化,,人力资本积累和增长[D];复旦大学;2011年

9 张安良;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姜妮伶;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桂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及其变化[J];人口与经济;2000年03期

2 王德,朱玮,叶晖;1985~2000年我国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均衡作用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3年06期

3 杨云彦;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转移与区域政策[J];人口研究;1999年05期

4 王桂新,黄颖钰;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的经济发展:1995~2000[J];人口研究;2005年01期

5 段成荣;孙玉晶;;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变动[J];人口研究;2006年04期

6 唐家龙;马忠东;;中国人口迁移的选择性:基于五普数据的分析[J];人口研究;2007年05期

7 王桂新,刘建波;1990年代后期我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年04期

8 董栓成;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年05期

9 李强;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1年04期

10 樊明太,郑玉歆;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经济影响的一般均衡分析[J];世界经济;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疏仁华;;农村人口流动与家族网络[J];未来与发展;2009年08期

2 刘洪光;严健;马永春;;江苏农村人口流动特征研究[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年06期

3 徐天琪,叶振东;试论农村人口流动的生育效应[J];中国人口科学;1990年06期

4 ;对中国农村人口流动传统观念的分析[J];人口研究;1992年03期

5 艾丽颖;孟拥国;;农村人口流动与农村社会稳定[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史学文;张玉庄;;浅析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7 李小红;;论农村人口流动视域下的农民政治权力保障[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李昭;范迪军;;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人口流动关系的实证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9 李慷;农村人口流动与社区中心镇发展[J];人口与经济;1990年06期

10 张纯元;农村人口流动与经济收入的增长[J];中国人口科学;199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增阳;;当前农村人口流动对村民自治的负面影响及对策思考[A];基层民主建设理论研讨会交流论文[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胜平;农村人口流动:呼唤新阶段涉农政策调整[N];四川政协报;2004年

2 梁坚义;农村人口流动速度加快[N];黄石日报;2008年

3 郭江平;关注农村人口流动家庭化现象[N];中国人口报;2010年

4 徐增阳;农村人口流动对村民自治的负面影响[N];中国社会报;2000年

5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王大中;发达国家促进农村人口流动的政策措施[N];中国人口报;2005年

6 ;推动提高女性进入村“两委”[N];中国妇女报;2009年

7 李德荣 杨定江;政务公开讲“四求”[N];农民日报;2000年

8 谢秋运;城市对农民工既要经济吸纳又要社会融入[N];中国社会报;2004年

9 祝仁春 记者 熊芙蓉;重服务严管理 破解计生新问题[N];广元日报;2006年

10 窦森;“三农”将是我一生参政议政的主题[N];长春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克亚;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及其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敏;农村人口流动对“四五到六五”群体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魏长凯;农村人口流动与村庄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陈宇光;宋代农村人口流动探析[D];云南大学;2013年

4 徐丽丽;农村人口流动与村庄治理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0年

5 杨文芬;农村人口流动对乡村治理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6 石h攴

本文编号:1934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934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5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