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公共支出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基于面板联立方程模型的经验分析
[Abstract]: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growing demand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stepped up its environmental public spending on the carbon industry. Based on the inter-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1998 to 2011 in China, considering the two-way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expenditure and carbon emission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variables of government public expenditure into the simultaneous equation model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arbon emiss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To study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public expenditure on carbon emiss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government public expenditure not only plays a negative and direct role in carbon emissions, but also plays an indirect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at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ntensity and direction of indirect effec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come level: under the average income level, the positive indirect effects of government public expenditure on carbon emissions are dominant, so that the total effect is positive, and there is no emission reduction effect. In addition, we calculate that the turning point of the CO2 inverted N curve is 720 yuan and 271,445 yuan. By 2011, all the provinces in our country are in the rising stage of the CO2 inverted N curve, and the increase in per capita income will directly increase carbon emissions. And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across the high point of the transition. Further research found that per capita material capital, economic openness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carbon emissions, which will aggravate the carbon emissions pollution in the region; An increase in education and population size will, to some extent, increase the demand for a high-quality environment, thereby slowing the process of carbon emissions.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implement differentiated public expenditure policies to achiev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一般均衡分析与政策优化研究”(编号:12AJL007)
【分类号】:F224;F812.45;F12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明;刘军民;张洁;;促进环境保护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J];财政研究;2008年07期
2 庄子银,邹薇;公共支出能否促进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3 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4 刘倩;赵普生;;十五个主要碳排放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与比较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02期
5 徐现祥;舒元;;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1978—1998)[J];经济学(季刊);2004年02期
6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7 李小平;卢现祥;;国际贸易、污染产业转移和中国工业CO_2排放[J];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8 刘生龙;胡鞍钢;;基础设施的外部性在中国的检验:1988—2007[J];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9 魏下海;余玲铮;;空间依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重新解读中国的EKC假说[J];探索;2011年01期
10 张学良;;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吗——兼论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楠;王玉;;政府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3 薛桂芝;;政府在推进我国农业清洁生产中的主导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4 郭东旭;;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5 刘颖;任燕燕;;基于VEC模型的中国CO_2库兹涅茨曲线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王磊;郭义民;;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J];北方经济;2009年18期
7 李瑞娟;孙琳琳;;中国省际资本使用效率测算:1981~2005[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王永明;;经济增长、环境因素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司先秀;;我国区域电信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陈金保;何枫;赵晓;;税收激励对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及其实证效果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薇;周浩;;中国省际间收入动态研究:1978-2002——基于反事实条件收入模型[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曹景林;李建立;;地方政府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区域政府管理竞争力数据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4 刘军;;中国制造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6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8 黄蕊;朱永彬;王铮;;经济平稳增长下的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高峰预测——以上海市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9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胡芳;周培明;张智敏;;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基于武汉市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数据[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贾欣;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7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马元;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10年
9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迟诚;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5 章辉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孙亮;我国服务业演进的阶段性特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朱平;FDI对江苏经济增长作用的地区差异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徐丹;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谢阿敏;国际技术扩散对中国地区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蒲勇健;;解读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博弈论视角[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彭水军;包群;;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中国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8期
3 陆虹;中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以大气污染为例[J];财经研究;2000年10期
4 张学良;;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区域比较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8期
5 张学良;;中国区域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长三角1993-2006年132个县市区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9年07期
6 阚大学;罗良文;;我国城市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分析[J];当代财经;2010年03期
7 宋涛;郑挺国;佟连军;;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联性的理论分析和计量检验[J];地理科学;2007年02期
8 许广月;宋德勇;;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5期
9 沈利生;唐志;;对外贸易对我国污染排放的影响——以二氧化硫排放为例[J];管理世界;2008年06期
10 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志;施华淼;;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主要特征[J];中国财政;2001年06期
2 游伯笙;论我国政府公共支出的约束与控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10期
3 宁素娟;“六化”推进政府公共支出改革[J];山东审计;2003年12期
4 孔祥利;;政府公共支出最优规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评述[J];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01期
5 高斗梅;;关于提高政府公共支出预算合理性有效性的思考[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毛静;李锐;;关于构建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几点设想[J];经济师;2006年09期
7 张帅;礼雁冰;;和谐社会的政府公共支出研究[J];财贸研究;2007年03期
8 邓倩雯;;浅谈对政府公共支出的监督[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年S3期
9 刘俊英;;政府公共支出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66期
10 李英超;;政府公共支出管理制度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费杨生;大幅增加政府公共支出助推消费“马车”[N];中国证券报;2007年
2 见习记者 先宇;总收入跃上五十亿元台阶[N];自贡日报;2009年
3 肖文东邋蔡春霞;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问题与挑战[N];农民日报;2007年
4 记者 顾彬 实习生 吝昌昌;积极组织收入 确保财政增收[N];昌吉日报;2007年
5 飞文;2010年:中国教育服务市场总规模将达2000亿美元[N];消费日报;2009年
6 胡彦伟;提高聚财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财力保障[N];中国税务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邴志华;库市倡导建立“节约型财政”[N];巴音郭楞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帅平;地方政府公共支出与区域投资环境关系实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2 李兰雄;政府公共支出效益审计体系构建[D];兰州大学;2007年
3 许真臻;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公共支出受益归宿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38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438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