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与东亚经济一体化

发布时间:2017-03-23 20:21

  本文关键词:“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该战略再一次表明了中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决心,经济一体化战略再次成为国家战略。众所周知,该战略连接了世界上最为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使得两大经济圈未来将在基础设施、投资和贸易关系更加紧密。古老的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因此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内涵。区域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东亚地区各国在探索本地区一体化方面同样做出了很多尝试努力,目前,东亚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对比欧盟一体化的发展,东亚一体化的实际成果有限。纵观欧盟一体化的发展,区域一体化成员各自的政治体制相似,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平衡,文化具备相似性都成为一体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反观东亚地区,区域内成员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多种政治体制并存,领土争端不断,因此,整个东亚地区难以在短期实现欧盟在诸如贸易政策、货币政策和外交政策等多种政策的统一。随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绸基金等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制不断建立,与中国距离相近的东亚经济圈将会进一步呈现出合作态势。然而,随着TPP,RCEP等区域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出现,整个东亚经济圈的经济一体化格局必将受到影响甚至重塑。本文以“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与东亚经济一体化为研究主题,运用比较优势理论、雁阵模式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等,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演变路径、特点、协同机理以及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事实上,探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演变机理、分析中国、东亚、世界经济体彼此的影响程度、以及分析中国在东亚经济圈所处的地位,探究东亚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有着特定的历史意义。本文一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在这一部分中,笔者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意义、理论和现实意义,介绍了文章使用的研究方法、内容框架、涉及的创新点以及难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这一章将分别重点介绍国内外学者对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以及中国在东亚经济一体化中作用分析的研究,使得能够从多角度视角看到经济一体化的前因后果,为今后的实证模型提供思路。第三章为理论分析。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概念进行界定,并进一步剖析上述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阐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内在理论根基。第四章为描述性统计分析。这一章是全文的重点章节之一。这一章,集中展示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过去与现状,从区域内贸易份额、贸易密集度指数、贸易增长率、签署的FTA与投资协议角度直观表明东亚经济一体化所取得的成果。第五章计量模型检验。选取最为直接的宏观经济变量建立VAR模型,对影响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国家进行分组,借助该模型验证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展程度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说明了国家之间的相互贡献程度,探讨了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本文研究表明:中国、东亚以及世界在发展过程中是互为促进的一个过程,中国对东亚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最后一部分聚焦于政策建议,根据模型结果,并结合东亚区域经济的现状,进行现实分析。最后,本文从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及加强政治对话,加强政策引导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
【关键词】:中国 贸易与投资 东亚经济一体化 VAR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14.46
【目录】:
  • 摘要2-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20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1-15
  • 一、选题背景11-12
  • 二、理论及现实意义12-15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15-18
  • 一、研究方法15-16
  • 二、文章框架16-18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难点18-20
  • 第二章 文献综述20-29
  • 第一节 国内外文献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20-21
  •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20
  •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现状20-21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研究21-24
  • 一、从价值链和贸易视角研究东亚经济一体化21-22
  • 二、从金融视角研究东亚经济一体化22-23
  • 三、政治经济学视角看东亚经济一体化23-24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对中国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作用研究24-28
  • 一、中国的领导力研究视角24-25
  • 二、经济学视角看中国影响力25-28
  • 第四节 对现有相关研究的总体评述28-29
  • 第三章 东亚经济一体化内在理论分析29-41
  • 第一节 从传统视角看东亚经济一体化29-36
  • 一、雁阵模式视角下的东亚经济一体化29-34
  • 二、雁阵模式下的东亚贸易和投资一体化34-36
  • 第二节 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看东亚经济一体化36-39
  • 一、新经济地理学的起源36-37
  • 二、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内涵37-38
  • 三、新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38-39
  • 第三节 本章总结39-41
  • 第四章 东亚经济一体化现状统计分析41-53
  • 第一节 东亚经济一体化演进过程41-43
  • 第二节 从贸易和投资视角看东亚经济一体化43-52
  • 一、贸易视角下的东亚经济一体化43-49
  • 二、投资视角下的东亚经济一体化49-52
  • 第三节 本章评述52-53
  • 第五章 基于VAR模型的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探究53-62
  • 第一节 VAR模型的介绍53
  • 第二节 VAR模型在本文的应用53-54
  • 第三节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54-62
  • 一、样本选择54-55
  • 二、变量说明与协整分析55
  • 三、数据来源55
  • 四、实证分析结果55-62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东亚经济一体化展望62-70
  • 第一节 研究结论62-63
  • 一、开放的区域主义不可或缺62
  • 二、美国是一体化的重要因素62
  • 三、中国作用将进一步增强62-63
  • 第二节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阻碍因素分析63-65
  • 一、中国和日本合作存在障碍63
  • 二、自由贸易区导致的“意大利面条”效应63-64
  • 三、美国主导的TPP64-65
  • 第三节 东亚经济一体化展望与中国选择65-69
  • 一、深化合作,加强自身主导68
  • 二、积极对话,推行开放主义68-69
  • 三、立足自身,打造比较优势69
  • 第四节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69-70
  • 参考文献70-74
  • 附录74-76
  • 致谢76-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宏程 ,王维贞;中日政经矛盾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影响[J];浙江金融;2004年03期

2 陈伟,王静;东亚经济一体化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4年04期

3 李蕊;;欧洲一体化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启示[J];价值工程;2005年12期

4 陈廷根;;东亚经济一体化:国外的视角[J];东南亚研究;2006年03期

5 张春旺;;论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困境与出路[J];改革与战略;2006年07期

6 吴建民;;东亚经济一体化呼唤着加强金融合作——在东亚思想库网络“金融合作工作组”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曹宏苓;;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关系理论解读[J];国际观察;2006年06期

8 卢新华;;欧洲一体化的经验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7年06期

9 陈斌;;论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困境[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11期

10 梁碧波;;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与美国东亚战略的调整[J];学术论坛;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文;刘婷;;东亚经济一体化与中日韩货币合作研究[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正绪 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学者;将半岛问题纳入东亚经济一体化[N];东方早报;2013年

2 暨佩娟;东亚经济一体化将出现新亮点新希望[N];中国改革报;2013年

3 本报驻泰国记者 暨佩娟;东亚经济一体化呈现新亮点[N];人民日报;2013年

4 田成川;东亚经济一体化:贵在真诚互信[N];中国财经报;2003年

5 片羽;投资合作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N];国际商报;2006年

6 许慧妍 本报记者 马洪香;刘方会:东亚经济一体化时机已经成熟[N];联合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索寒雪;东亚经济一体化不应因纠纷而止步[N];中国经营报;2010年

8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 章玉贵;东亚经济一体化切勿掉入美国陷阱[N];上海证券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徐庭娅;东亚经济一体化“回暖”[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董克伟;东亚经济一体化时机渐熟[N];中国改革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肖长培;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陈廷根;东亚经济一体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彭述华;东亚经济一体化主导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TB敦益;基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新加坡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李丽;泛东亚经济一体化经济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6 吴航;经济全球化中的东亚经济一体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7 温祁平;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结构及其演变[D];南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春英;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中日经济关系[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陈坚;“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与东亚经济一体化[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3 邱建国;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D];山东大学;2008年

4 孙晓艺;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动力分析[D];外交学院;2008年

5 马霞;关于东亚经济一体化与中日关系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6 王洪彬;东亚经济一体化与中国的战略选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塔娜;中日合作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D];延边大学;2009年

8 Ingason,Asgeir;东亚经济一体化:中国的作用[D];复旦大学;2010年

9 董大朋;东亚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冶晓东;不可逆转的东亚经济一体化[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45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45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1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